
在日常煮粥煲汤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能看到汤面顶层漂浮着大量的泡沫。关于这些泡沫的成分,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这些泡沫是油脂和杂质的混合物,食用可能对健康不利,因此会在汤刚开始沸腾时便急忙撇去。也有观点认为这些泡沫实际上是食材熬煮过程中释放出的精华。
那么,这些泡沫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事实上,食物中存在大量的生物大分子,其中部分与水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即它们易溶于水。这些生物大分子中,最显著的就是蛋白质。比如我们在炖骨头汤时产生的白色泡沫,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可溶性蛋白质。
某些蛋白质具有很好的起泡性。以燕麦为例,在烹煮过程中,由于沸水的翻滚,这些蛋白质会形成气泡。
除了蛋白质,食物中还存在一些具有表面活性作用的高分子物质,能够产生泡沫,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皂苷。皂苷是一种复杂的化合物,也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活性剂,对无害。其在沸腾或振荡的水溶液中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例如,我们在泡黄豆和煮红枣时产生的泡沫,就是因为它们含有皂苷。
对于煮这些食物产生的泡沫,如果我们担心脂肪摄入过多,那么在饮汤前可以将汤面上的浮油撇去。这些浮油是煲汤过程中,原料溶解出的油脂形成的。将汤放在冰箱中,待油凝固后,可以轻松刮去。
在炖肉时产生的泡沫,虽然大部分是蛋白质,但也包含了脂肪、动物血水等。特别是在炖肉初期,泡沫中可能含有较多的残留血水和杂质,这些东西不仅影响汤的色泽,还可能带有一些不愉快的气味。炖肉初期的泡沫最好撇去,而中后期产生的泡沫主要是肉中的蛋白质,可以保留。同样的,煮虾时产生的泡沫也建议撇去。
至于火锅的泡沫,很多人吃火锅时可能没注意到。事实上,因为火锅中少不了肉、菜、海鲜等食材,这些食材含有蛋白质和皂苷类物质,所以会产生丰富的泡沫。但这些泡沫中也可能包含脂肪、残留的血液、烫煮后的杂质等,因此火锅的泡沫也最好撇去。
茶、咖啡和果蔬榨汁产生的泡沫是可以食用的。茶的泡沫来自于茶皂素,这是一种皂苷类物质,并无害处。咖啡的泡沫则是由细微的咖啡颗粒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同样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果蔬汁的泡沫主要是由皂苷产生,也不必担心其对健康有害。
关于饭粥面的泡沫,其实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现象。这些泡沫是由可溶性蛋白质和淀粉溶于水形成,完全可以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