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抛砖引玉的典故说起,主人公是陈登的儿子

这事儿得从抛砖引玉的典故说起,主人公是陈登的儿子

冷面八哥对电影《山河故人》的评论得了四分

在2015年的十月,贾樟柯的电影终于得以在国内上映,这是他时隔九年再次在国内公映的作品,让人充满期待。我作为一个观影者,立刻就前往影院观看了这部名为《山河故人》的电影。我一直是个遵守观影规矩的人,这次却在观影一个半小时后,忍不住拿出手机看时间,这让我自己都觉得反常。

一个月过去,我仍然感觉如鲠在喉。究竟是什么让我如此反胃呢?让我们来看看这部电影的故事到底有多“傻”。

电影分为三段。第一段是1999年的故事,讲述了一段三角恋。尽管全世界有无数种三角恋,但导演选择了最庸俗的方式:赵涛选择了富有的张晋生,放弃了贫穷的梁子。第二段是2014年的故事,赵涛和张晋生的婚姻走向终结,孩子跟随父亲。病重的梁子向赵涛求助,这段看似感人的剧情却是一个庸俗的故事的延续。最后一段,孩子的父亲去世,母子在送葬的场合重逢,情感复杂。电影孩子要去澳洲移民,母子惜别,分享了一首当年的歌曲。

看似无问题的剧情,仔细思考却让人疑惑。你们母子不可能一出生就分别吧?难道你们之间就没有别的可怀念的吗?非得牵扯到这首歌吗?我怀疑赵涛舍不得的是孩子,还是孩子他爸?

大多数人包括导演可能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默认电影里的《珍重》是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它提醒人们怀念。每当这首歌响起,我都会提高警觉,这种被感动的骚扰开始愈演愈烈。

第三段是2025年的故事,我对导演对未来的展望还抱有一点期待。除了一个全透明的PAD和一个关于澳洲著名景点的新闻(澳洲旅游局会不会告他中伤都不得而知),这个故事完全不需要放在未来。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当下,展现真实的情感呢?几十年前的电影都比这个前卫多了。

剧情方面更是让人无语。孩子长大后几乎不会说中文了,他与父亲的关系也很差,却从老师那里找到了亲切感。这位比他母亲还要年长很多的老师张艾嘉最后竟然和他发生了关系。如果说他是因为缺乏母爱产生了情结还勉强可以理解,但张艾嘉这么随随便便地就和小鲜肉也太狗血了吧?

电影快结束时,导演把恶心推向了巅峰:年迈的赵涛在家里突然怀旧,拿着收音机走到风雪飘飘的树林里,伴随着怀旧的音乐跳起了舞蹈。这一幕让我瞬间想到了马景涛的咆哮:你这是精神有问题嘛!家里那么大、那么暖和,为什么要跑去风雪里跳舞!你这样会感冒的!


这事儿得从抛砖引玉的典故说起,主人公是陈登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