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什么

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什么

在我们学生时代,互相交换贺年卡是常有的事情,卡片上总会写上“祝学业更上一层楼”。但实际上,“更上一层楼”并不适合用来祝福别人。这个词源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的是诗人自身的情感与追求。

关于登楼的诗歌,历史上有很多精彩的篇章。比如韦应物的《登楼》:

每日登楼远眺,时光如流水般逝去。我坐在这里守望着淮南的美景,秋季的山中红树更加繁盛。

再比如卢纶的《春日登楼有怀》:

花开正盛时,我心中却满是忧愁。看到美丽的花朵,反而感到羞愧。多年的伴侣都已离去,如今晴朗的日光下,我独自登上高楼。

又如刘沧的《汶阳客舍》:

岁月流转,我更感人生的蹉跎。路途漫长,未来何去何从?窗外秋雨绵绵,山色近眼;海边秋意浓,雁声阵阵。思乡之情,每每读起登楼之赋,对月吟咏,思绪万千。

谈及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我们不能只从字面理解。比如“白日依山尽”,并不仅仅是描述太阳落山的情景,这里的“白日”在古诗词中常代表生命或时光。“依山尽”则暗喻生命的短暂与消逝。同样,“黄河入海流”也不只是描述黄河流向大海的景象,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让我们再欣赏一些古诗词中的精彩描写:

宋玉的《九辩》中有“去白日之兮,袭长夜之悠悠”。

古诗十九首中则写到:“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王粲的《从军诗五首》其三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馀晖”。

在阮籍的《咏怀》中,也有对时光蹉跎的感慨:“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李贺的《三月过行宫》则有:“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王安石在《对客》一诗中写道:“窗壁风回午枕凉,清谈相对一胡床。心知帝力同天地,能使人间白日长。”这些诗句都蕴对生命和时光深沉的感慨。

对于“黄河入海流”,如果我们仅从字面理解为王之涣看到黄河流入海而发出的感慨,那就过于简单了。这里的“黄河”与“海”都是生命的象征,代表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王之涣在鹳雀楼上看到的不仅是黄河流水,更是自己人生中的起伏与变迁。他曾在冀州衡水县担任主薄,但因遭人诬陷而罢官,成为漂泊的游子。当他登上鹳雀楼时,面对日落西山、黄河流水,心中的感慨与唏嘘无法言表,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王之涣在这里吟诵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登鹳雀楼》,其中的惆怅之情溢于言表。


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