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文言文意思

中式文言文意思

【艺术巨匠的音乐情怀】

作者:肖和(蒋兆和)

在我记忆的画廊里,父亲的画室墙上挂着一把古色古香的二胡。我第一次接触二胡曲《光明行》,就是父亲在闲暇时拉奏的。我的妻子自幼喜爱歌唱,曾经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学习。父亲得知后,曾和蔼地说:“能唱就好,人生在世,懂得音乐、学会一两门乐器,更是锦上添花。”

父亲与音乐的缘分,早已深深种下。早年在家乡,他作为地主家孩子的陪读生时,就学会了。江边夜晚,他常常,那箫声如画中的山水,时而如激烈遒劲的“斧劈皴”,时而如厚重沉雄的墨色。

画画时,父亲会想起祖父的:“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他眼中的山水花鸟画,空白之处如同流水、浮云,与箫声的断续有着相似的韵律。

黄宾虹曾言:“无笔墨处,知白守黑,难以言传。”父亲早年在重庆创作的《卖小吃的老人》,画中老人的“飞白”胡须,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书画讲究气韵生动。父亲的作品中,不仅有描绘音乐人物,如的少女、吹笛的农人,更有许多以音乐为主题的绘画。其中,他为著名二胡演奏家蒋风之所作的画像,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1939年,他为陶醉于二胡之声的蒋风之画下了一幅肖像画。40多年后,两位先生再度合作,成就了音乐与绘画的传奇故事。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为拍摄国画系“四大家”的艺术教学纪录片,曾记录下蒋兆和与蒋风之的这段佳话。当时,蒋风之带着父亲在1939年为他画的像的照片以及他的宝贝二胡来到寒舍。他笑着对父亲说:“蒋先生,我的旧像遗失了,今天我再拉一曲,请您为我重画一幅。”看到熟悉旧作照片上的题词“琴音悠悠,我心渺渺”,父亲心生感慨。

在父亲的朋友中,不仅有美术界的同仁,也有音乐界的挚友。如钢琴家老志诚、作曲家江文也、小提琴家马思聪等。他们不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艺术路上的知己。抗战胜利后,江文也看到父母生活困苦,便介绍父亲画了一批画。其中,《圣母玛利亚的悲哀》《逃往埃及》等作品被收藏在意大利帕尔马美术馆,《大洪水》则悬挂在联合国粮农总部。

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父亲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开阔的视野。他常常看电视里播放的日本指挥家征尔的演奏会,深受启发。他也常与我分享如何从音乐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绘画之中。

时间如梭,我也步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我始终记得父亲的教导:画画不仅要有技巧,更要有修养和感悟。我从音乐中汲取营养,将其融入我的画作之中。如今,我也尝试像父亲那样,在美术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在音乐中欣赏美术的色彩。


中式文言文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