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频知识点深度解析
1. volatile如何确保数据可见性?其底层原理是什么?
典型场景展示:多线程共享变量时的可见性问题
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VisibilityDemo {
// 如果没有使用volatile,线程可能读取到旧值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void start() {
new Thread(() -> {
while (flag) { / 空循环 / }
System.out.println(“线程退出”);
}).start();
new Thread(() -> {
flag = false; // 通过此线程改变flag的值
}).start();
}
核心解答:
volatile通过内存屏障(Memory Barrier)和缓存一致性协议(如MESI)确保数据可见性。当对volatile修饰的变量进行写操作时,会强制刷新到主内存;进行读操作时,会强制从主内存读取最新值。其底层实现是通过JVM的StoreStore、StoreLoad等屏障指令来完成。
2. synchronized与ReentrantLock的底层实现差异
实战示例:ReentrantLock的使用
public class LockDemo {
private final Reentrant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true); // 使用公平锁
public void accessResource() {
lock.lock(); // 加锁
try {
// 临界区代码
} finally {
lock.unlock(); // 释放锁
}
}
核心对比:
特性 | synchronized | ReentrantLock |
-|-||
实现方式 | JVM层面(monitorenter) | JDK层面(基于AQS) |
锁类型 | 非公平锁 | 支持公平/非公平 |
中断响应 | 不支持 | 支持通过lockInterruptibly()方法响应中断 |
条件变量 | 单个 | 可创建多个Condition对象 |
3. 线程池参数配置的黄金法则及关键参数解析:黄金法则指导下的线程池配置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核心参数的解释。涉及内容:队列的选择对线程池的影响以及几种常见的队列选择。示例代码:参考阿里推荐的线程池配置模板。线程池配置包括核心线程数、最大线程数等参数设置及考虑因素等。案例详解将以实际业务场景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例如订单超时未支付自动关闭的技术要点,以及秒杀系统库存扣减的技术要点和所面临的挑战等。真实场景案例拆解以实际业务场景为基础展开,分析相关技术要点和实现方法。其中涉及的并发技术包括时间轮算法实现订单自动关闭、基于CAS的乐观锁实现库存扣减等。最后一部分是必知必会考点总结,主要总结了面试中常见的技术考点,包括ThreadLocal内存泄漏问题、死锁检测与预防等。还介绍了面试加分技巧,包括源码级理解AQS的CLH队列实现、ThreadPoolExecutor的Worker机制等,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性能调优和行业实践。在实际开发中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以及通过jstack等工具进行性能分析的能力等加分技巧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