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电影市场,排片量竞争尤为激烈。无论你的代表作多么出名,无论你的明星阵容多么豪华,只要试图挑战独特的式题材,票房的保障便可能荡然无存。就如去年大热的《心迷宫》导演忻钰坤的最新作品《再见,在也不见》反响平平,再如备受瞩目的戴思杰导演新作《夜孔雀》,纵使有女神刘亦菲、汉子刘烨以及黎明余少群的加盟,上映不到两周也只能匆匆下线。
前段时间,《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在微博上的一跪,引发轩然。我们不针对事件本身进行评判,只看其直接结果:《百鸟朝凤》的院线排片量有所提升,票房也从第一周不到三百万跃升至八千万,可谓成绩斐然。
谈及这部电影,作为资深影迷,我对吴天明老师这部新作充满期许。作为当年的西影厂厂长,吴老师亲手扶持了张艺谋等陕西电影人,个人创作也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其代表作《变脸》及《古井》为电影艺术性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我第一次看到电影的剧情简介和预告片时,就被其叙事视角深深吸引。电影以象征唢呐乐班传承的乐曲“百鸟朝凤”为线索,展现了唢呐这门陕北民间乐器在现代社会的境遇。观众将跟随最后一位乐班传人经历生存与淘汰的困惑与抉择。吴天明老师巧妙选择唢呐作为电影的主要元素,无疑让这部电影在故事性和思想性上都颇具看点。
这部承载了诸多期待的电影在观影过程中却让我有些失望。从故事角度看,电影沿用了较为老式的叙事模式,如传统的师徒传承、青梅竹马的情感纠葛等。编剧的思路似乎不够严谨,剧情推进较为随意,缺乏逻辑连贯性。主角天鸣在天赋、悟性等各方面被其师弟超越时,电影突然安排的听觉天赋戏份显得过于突兀。在导演方面,电影过于聚焦人物而忽视环境描写,使影片缺乏灵动性。摄影、美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画面平淡、缺乏光影控制等。一切的风格都指向了第四代导演的典型叙事风格,即直白浅显的表述方式。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能看到吴天明老师对电影艺术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电影现的三维特效等新颖元素,让人眼前一亮。观影过程中,我不禁想到吴天明老师是否像片中的焦三爷一样,年近花甲却面临技艺传承的困境。他召集旧日团队成员制作这部电影,是否是因为他对这个故事感同身受?他想通过这部电影再现属于第四代电影人的时代?
尽管这部电影在叙事、摄影、美术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仍然应该珍惜吴天明老师对电影艺术的执着与探索。这部电影对于我们这一代观众来说,是一次见证电影历史的机会。让我们共同期待电影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与创新。
(点击关注“三川”头条号,发现更多与现实息息相关的电影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