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老人费永泉:蛋壳上的京剧脸谱梦
费永泉,一位八旬老人,以鸡蛋壳为画布,绘制了数千枚京剧脸谱,成为传承文化的独特使者。
在上海的家中,费永泉日复一日地在鸡蛋壳上挥毫泼墨,绘制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从《西游记大闹天宫》到《封神演义》,再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他的蛋壳画作展现了京剧脸谱的千姿百态。这些作品不仅是他的精神寄托,更是他弘扬传统文化的独特方式。
这位老有所乐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我想通过蛋壳画传承我们传统的戏曲文化,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画下去。”
费永泉的爱好源于他对京剧的热爱。从小跟随父亲观看戏曲演出,京剧成为他心中永恒的情感。退休后,他找到了在鸡蛋壳上作画这一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热爱融入每一枚蛋壳画中。鸡蛋壳的易碎和光滑表面给绘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费永泉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钻研,硬是通过自学掌握了这门技艺。
他的蛋壳画作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作。他参考京剧演出中的形象,结合自己独到的艺术构思,将每一个脸谱都赋予了新的生命。他的作品中,不仅有脸谱,还有精致的胡须和帽子,这些都是他用废弃的纸板精心制作的。
费永泉的蛋壳画作品成为了社区文化的瑰宝。一些人想购买他的作品,但他始终坚持将它们送给有心人,因为他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传播交流传统文化的方式。他还开设了“蛋壳画”课程,教授五年级学生在蛋壳上画京剧脸谱,成为了一名志愿者老师。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每周两次往返于家和课堂之间,传授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费永泉的坚持源于对京剧的挚爱。他的身上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他的梦想是将这份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
在采访过程中,费永泉展示了他的制作过程。他选择大小、颜色相似的蛋壳,去除蛋清和蛋黄后,用砂皮纸打磨,然后用铅笔勾勒脸谱轮廓,最后上色完成。他强调了在蛋壳上作画的难点,包括力度控制和色彩搭配。他的灵感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和对传统戏曲的热爱。
传承之路并不平坦。费永泉面临的一个困惑是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年轻人对传统戏曲的概念并不深入,这是他们难以坚持下去的原因。但费永泉依然坚持教授课程,希望将这份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下去。
这个思维敏捷的老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他的坚持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他用蛋壳画传承了京剧文化,也传承了的优秀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