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小火炉出自哪首诗

红泥小火炉出自哪首诗

冬日观雪之梦——杭州无雪,却有画中的云观雪

北京的大雪纷飞,东北的冰雕闪耀,而我们身处杭州,冬日却无雪可赏。前几日的阳光过于明媚,漫步在孤山路上,仿佛置身于暖风中,产生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的错觉。望着北方的雪花飞舞,身处南方的小编只能羡慕不已,只能借助画作中的雪景来感受那漫天飘雪的喜悦。

在这无雪的冬日里,让我们一同走进古人的世界,感受他们笔下的雪景之美。画中的云观雪,如同现实中的雪花飘舞,让人心生向往。

雪花,又称玉龙、玉尘、银粟或六出、六花等。早在西汉,韩婴就已观察到雪花的形态,《韩诗外传》有记载:“凡草木之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蓝瑛是明朝末年的画家,他的作品《江皋暮雪图》描绘了西湖雪景的美丽景色。画面中的青山绿林被白雪覆盖,湖边的水榭居室也都被白雪覆盖,一位身着红衣的雅士闲坐赏雪,不禁让人想起欧阳修的诗句。这幅画作虽描绘的是西湖的冬日景色,却充满了生机和浪漫。

除了欣赏画作,古人还有赏雪的习惯。赏雪为一大雅事,早在文献中就有记载。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富贵之家,遇雪即开筵。”可见人们将赏雪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饮酒漫茶话,是赏雪之余的一大乐趣。围着火炉喝烧酒,也是古人闲时生活的乐趣。酒的制造在宋代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各类酒具的使用也趋于规范化。注子、台盏等酒器在宋代非常流行,酒器的制作也非常精细。除了酒,茶也是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精美的茶具是饮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从北宋建窑黑釉兔毫盏到明代德化窑白瓷把杯,都是茶文化的瑰宝。

在雪天饮茶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宋代的杜耒在《寒夜》中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冬夜有客人来访,以茶代酒围着火炉人生,望着外面的皑皑白雪,雪夜似乎也不再那么寒冷。

如今,我们身处杭州,虽无真实的雪花飘落,但可以通过画作、文物来感受古人的赏雪情怀。孤山馆里的雪景画作、精美的茶具和酒器都是历史的见证。希望杭州的初雪已经在路上,让我们一起静候那场惊艳孤山的漫天飘雪吧。

这场“云观雪”,有没有稍稍弥补你未曾见到冬雪的遗憾呢?漫步北山街,画中人亦是此时赏雪人。私心放几张往年的孤山雪景照,雪后的杭城银装素裹,孤傲清冷仿佛走进内心。再来一张航拍视角,一览无余的雪景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 刘东:注子注碗源流考,《文博学刊》2018年第3期。

2. 扬之水:扬之水谈宋元金银酒器——(一)台盏,《紫禁城》2009年第2期。

3. (宋)孟元老著、伊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书局,2006年。


红泥小火炉出自哪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