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课间十分钟”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些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担忧,限制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内进行户外活动,甚至除了去洗手间外,孩子们不能走出教室。
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课间十分钟”是如何度过的?他们对理想的课间十分钟有什么期待?家长和老师对于“课间十分钟”的最大顾虑又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各方的声音。
关于“课间十分钟”,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目前你的“课间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你期待什么样的“课间十分钟”?对“课间十分钟”最大的顾虑是什么?
在广东深圳的云海学校,他们对课间十分钟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实践。从办学之初,他们就把课间十分钟融入办学理念中,探索如何提升课间十分钟的吸引力。在这所学校,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会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打乒乓球、打篮球、跳绳等。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室内活动选择,如科学互动角、童玩空间等。为了让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更加安全,学校还设置了课间值班老师岗位。
校长表示:怕出事情、怕担责任,就把学生课间圈养起来确实可以省时省力,但这并不是教育者的担当。应该尊重教育规律,为孩子们的健康着想。希望通过9年的教育,孩子们能养成科学锻炼的习惯,热爱生活、热爱体育。
“课间十分钟”的背后存在许多问题,如安全问题、场地受限等。为了这些难题,一些学校也在探索新的方法。比如温州市的一所小学,他们通过唤醒课间的“灯长”和“铃儿响叮当”等新举措,让学校的课间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还对学校的空间进行了精心规划改造,确保孩子们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进行放松和安全的活动。
其他学校也在尝试不同的方法激活课间十分钟。例如设置安全教室、定期在师生中开展安全培训等等。专家们也表示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需要出发考虑,“课间十分钟”是学校教学安排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他们也指出目前一些学校过于严格限制学生课间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对安全的担忧以及校园安全责任界定不够清晰的问题。
除了完善法规外一些地方也在试点推行商业保险机制以缓解校方可能承担的经济风险同时使受伤的学生和家庭能够及时获得帮助。此外也在积极行动指导地方加强规范管理保障中小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并鼓励各地探索保险制度建立督导检查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切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课间十分钟”问题涉及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和探索更多的解决办法。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社会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