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历过学生时代的我们,几乎都有过赶作业的艰辛经历。如今令人惊讶的是,连交作业也成为了一种内卷现象。
@眼鏡熊C所分享的,不仅仅是他对作业的独到见解,更揭示了一个细致入微的学习秘诀世界。学霸们的笔记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练习量,从火柴人支架到方块人搭建的支架,每一步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
构建支架的重要性在春哥的新书《结构原理与绘画教学》中被进一步强调。书中不仅涵盖了经典的艺用解剖知识,更有超过70个动态结构绘制主题和大量的插图。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藏。
我们也许无法记住所有的206块骨头,但一定能记住脊柱、肩胯、四肢等部位的关节点。这些关节点是活动的核心,无论怎样的动作,都在这些关节点的活动范围内进行。
在塑造动漫人物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特点调整关节点的大小和距离,从而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角色。从大人到小孩,从健硕到纤细,不同的肩宽和胯宽都能反映出角色的身体特征。
在绘制火柴人草稿时,画师会在关节处画上圆弧,这是为了表现在运动状态下肢体圆切面的变化。这些弧线能够清晰地表现出脊柱和四肢的状态。在画动态时,不仅要描绘出轮廓和形状,更要表现出各个部位的弧度关系,这样才能更具体地展现人物的动态。
除了火柴人,我们还会用到方块和圆柱的方式来绘制方块人,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同角度和动作下的空间关系。例如,在绘制躯干时,圆柱体能够更贴近真实形态,而方块人则能更好地表现躯干的厚度。
春哥还强调了腰部的重要性,将其比作一根周边包裹着脂肪的管子。在绘制腰部时,要特别注意感知管子的形态以及腰部运动时的变化。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必急于表现肌肉状态,而是要多做立体感知的练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脊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每一次脊柱的运动都会导致人物呈现不同的动态。尤其是颈椎和腰椎,作为脊柱中运动最频繁的部位,需要特别关注。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脖子和腰部的长度,因为脊柱在运动过程中只会弯曲,不会变长或变短。
有了方块人的基础后,就可以继续深入细化。从绘制颈部增加转折关系开始,再到绘制胸腔结构和胯部结构,逐步完善人物的结构体系。在完成了躯干的绘制后,可以在其基础上延伸出四肢的结构。整个过程清晰明了,遵循先画火柴人确定比例和动作,再通过方块人简化复杂的肌肉了解空间关系,最后在方块人的基础上添加肌肉的步骤。
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支架部分的讲解,更是对绘画教学的全面梳理。超过70个动态结构绘制知识点干货、2200+幅纯手绘插图释义以及精细的结构拆解和知识点简化都让人受益匪浅。还附赠了价值499的视频课程以及动态海报和素材包等福利。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次超值的学习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