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DeepSeek在杭州崭露头角后,这座城市的名声便如日中天。紧接着,杭州的“六小龙”企业也被推向了台前,被视为实力雄厚的偶像团队。人们对杭州的认识得到了重新定义,原来这座城市隐藏的实力如此雄厚,不再仅仅是阿里巴巴独领。
DeepSeek这一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不仅引领了西方的关注,更让杭州在国内各大城市中脱颖而出。由此,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各大城市纷纷开始自我反思:为何本地没有出现像DeepSeek这样的科技黑马?
如果各城市不是仅仅把目光对准杭州的辉煌成就,不是懊悔错过人工智能的机遇,而是深入反思自身的营商环境、科学划力与市场界限,以及为何小型民营企业能够在投入重金后取得重大突破,那么或许能更有益于自身发展。
面对杭州的崛起,各城市应该怎么做呢?盲目跟风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很可能重蹈覆辙,将人工智能产业变成权力的“手工智能产业”,最终陷入不温不火甚至烂尾的局面。
从现实情况来看,砸钱搞芯片、人工智能的效率普遍不高,很多皮包公司披着科幻外衣转型为人工智能公司的现象屡见不鲜。历史也告诉我们,简单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往往难以持久,最终可能留下的是一堆无法消化的烂摊子。
DeepSeek在杭州的出现并非偶然,背后是杭州的营商环境、产业集群生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基因,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产业和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世界上只有一个杭州,复制杭州式的产业集群并不容易。正如硅谷的独一无二性,其他地方难以再现。各城市在面对杭州的爆发时,应该冷静思考,找到自己的产业基因,明确自身的优势领域,并在那里寻求突破。
过去,各城市在竞争过程中容易陷入同质化陷阱,盲目追求与其他城市相似的项目,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思维。健康的产业发展需要的是开创性思维,当某个公司在某一领域做大做强时,其他公司应该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发展出自身的特色产业。
现在,那些感受到“杭州震撼”的城市迎来了一个好机会。它们可以通过深入考察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特色,找到自己的产业基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创造出有别于杭州的特色产业。
以深圳为例,虽然它没有DeepSeek这样的公司,但它拥有华为、腾讯和大疆等巨头企业。深圳应该考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自己的企业赋能,做大做强硬件产业生态,而不是盲目追求另一个DeepSeek。深圳的产业基因在硬件领域具有优势,接下来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创新。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基因,只有找到并充分利用这些基因,才能在产业发展上实现真正的突破。杭州的成功不是偶然,背后是其独特的产业基因和营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他城市应该以此为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