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标目标
1. 通过现实情境的体验,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理解用字母代表数的意义。
2. 能够分析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进行表达;能够正确地将具体数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
3.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二、教材目标
1.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深入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及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合并同类项,并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 理解整式中的字母代表数,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的;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依然适用。
4. 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
三、学业要求
1. 能够运用代数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验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方法求代数式的值。
2. 掌握整式的概念,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四、知识结构图
1. 字母代替数的一般性:字母可以代表任何数字,包括小数、分数等。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是字母在数字应用与运算中的优势。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时,应理解数字与字母的运算相当于数与数的运算,只是表示形式变为数与字母。特别是在整式的次数定义中,字母指数是基础。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根据需要可以对字母赋值任意数,体现了字母抽象的优越性,避免了数字重复表示数量关系带来的冗余工作量。例如,运算律的产生、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归纳都是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2. 列式表示数量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字的使用越来越复杂,经历由数到式的抽象过程是必然的。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方便日常记录和运算。使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可以引出整式的概念,并进一步深化整式的应用。单项式、多项式的定义涉及到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运算。在概念抽象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构成要素以及数字和字母的乘法运算。单项式是由数字和字母通过乘法运算构成的,而多项式则是单项式之间的加法运算结果。
3. 整式的概念:整式由单项式和多项式构成。在理解整式的概念时,需要强调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及其必要性。教材通过实例展示了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普适性。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同类项的概念,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加减运算中,去括号是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运用乘法分类律进行解释,并通过实例归纳去括号的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可以解决包括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在内的实际问题。本章贯穿了“数式通性”的思想方法,关注性质符号和运算符号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