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精神迟滞的人做错事也要担责任吗?

轻度精神迟滞的人做错事也要担责任吗?

在精神科中,有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的世界似乎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可能表现得幼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甚至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性格孤僻,这些都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表现。

精神发育迟滞,也称作智力障碍或智力残疾。这种病发生在患者的先天阶段、围产期或者生长发育期之前(即18岁之前)。遗传因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缺氧等都可能是致病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这类患者的智能水平明显低于同龄正常人,因此在社会适应方面会遇到困难。

对于这类患者的诊断,我们需要全面采集病史,进行精神检查和身体检查。详细的生长发育史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这些检查全面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智力损害程度,选择适合他们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心理发育评估工具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工具。

以之前的一个病例为例,一个孩子表现出与同龄人不同的发育迟缓症状。通过详细的询问和各项检查,最终确诊他患有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不当。在精神疾病分类中,他们被分为四级:

1. 轻度:智商在50-69之间,这类患者在学龄前期表现出缓慢的发育,如说话和走路都比同龄儿童慢。

2. 中度:智商在35-49之间,约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0%-20%。他们在学龄前能学会简单的语言,但词汇贫乏,无法表达复杂的内容。进入小学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较差。他们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但难以进行更高级的学习。生活需要他人的监督和照顾,情绪波动较大且不易控制。

3. 重度:智商在20-39之间,这类患者从小就有身体和运动功能的发育迟缓。即使长大,他们的智力水平也只能达到4-5岁正常儿童的水平。他们无法进入学校学习,需要在监护下生活,无法进行生产劳动。他们常常伴有先天性疾病和癫痫发作。

4. 极重度:智商低于25,这类患者极为少见,占总数不到1%。他们从出生时就伴有身体和系统的异常。他们无法说话和走路,感觉迟钝,无法躲避危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原则包括教育和康复训练、心理治疗和物治疗。教育和康复训练适用于所有类型和程度的患者,重点是儿童,且年龄越小开始训练效果越好。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心理教育和家庭治疗。对于具有兴奋、冲动或伴有癫痫发作者,需要采用抗精神病物或抗物进行治疗。

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包括睡眠障碍、敏感多疑、情绪反常、个性改变、行为异常和类衰弱表现等。识别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和复发先兆时,需要特别掌握“纵横交错”的比较方法。一旦发现患者行为表现有明显差异,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疗效。


轻度精神迟滞的人做错事也要担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