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翡翠砚上的诗意画卷——《美丽查干湖》读后感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张顺富先生的散文集《美丽查干湖》。封面诗意盎然,无涯的湖水与无垠的苍穹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碧蓝的画面,令人心动不已。这部散文集的每一篇佳作都如同珍珠般璀璨,让我一日之内读完整部书,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书中描绘了松原和白城无边的风景画卷,仿佛是一副巨大的写意画作。《美丽查干湖》却将其转化为细腻的工笔画,展现了关东最具魅力的景一。那些曾经读过的关于查干湖的诗画,仿佛都为这部书铺垫,而在书中所描绘的岸上,更是有着丰富的“童话与民间故事”。
回忆起多年前见到的那块翡翠巨砚,砚心是一片碧蓝的湖水,湖中是嬉游的鸟群,岸边则是繁花盛开的草地和丛林。《美丽查干湖》仿佛化为此砚,砚台上刻满了《诗经•国风》的韵味。这部书为我放映了一久的蒙太奇电影,展现了张顺富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珍贵童话与民间故事。
再次翻阅《美丽查干湖》,我感受到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悟。这部书不仅仅是印象,更是跳动的音符与生机盎然的乐土。每一篇散文都如同查干湖的风俗画,为旅者提供了每一段风景的解说词。张顺富先生的作品,体现了他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根深蒂固的印象与认识,是他经历与阅历的结晶。他对候鸟燕子、丹顶鹤以及昆虫的记忆,天真而惊奇;对母亲和乡亲的博爱情怀的记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懿德。
这部书中对人文哲学与人生哲理的阐释也是独到的,是张顺富先生对人生的领悟或觉悟。对于张顺富先生来说,这60篇散文是至臻至美的老照片;对于查干湖人来说,是一部回忆的老电影;对于外地旅者来说,那是查干湖的解说词;而对于查干湖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博物馆来说,则是一部珍贵的纪录乐章。
从肃慎人到蒙古人的渔猎游牧与农耕,从松水的奔草原的变迁,都在查干淖尔周围演绎。火红的高粱、金色的谷子、灿烂的蒲公英等构成了难忘的油画。透明如翡翠的童心,映现的是岁月的华彩;别具一格的文风文品,蕴作家的情怀、境界、智慧与博爱精神。
《美丽查干湖》是张顺富先生5年心血的结晶,是他心灵的珍存与歌唱。这部书弥漫着特殊地域与人文的馥郁芬芳,放射着星辰的光芒。它是斟满醇香美酒的碧玉盏,永远也饮不干。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丰富的回忆加上形象思维是无价的财富,《美丽查干湖》充分展现了这一点。
我与张顺富先生相识多年,阅读过他的许多作品,但真正深入了解他的深邃思想与丰厚文化底蕴还是读了这部《美丽查干湖》之后。在查干湖文化和文学史上,《美丽查干湖》将是永不凋谢的青青蒹葭和火红的萨日朗。它的魅力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具有永恒的价值。
《美丽查干湖》是一部充满诗意与童话的作品,它将赢得当代文坛的灿烂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