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与诗迷朋友们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有人会这样说:“所有的经典诗歌,我都已经读过了,现在没有诗可以读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提出一些问题,如:
“离离原上草”中的“离离”二字究竟有何含义?
在杜甫的《登高》中,为何要用“落木”来形容“落叶”?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为何会有“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样的描述,其中的“紫烟”是何意思?
《问刘十九》中的“绿蚁新醅酒”的“绿蚁”指的是什么?
这些问题总会让许多诗迷们感到困惑。我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是有意为难,而是我认为如果我们不深入理解这些问题,那么这些流传千年的经典诗作就并未被我们真正读懂。关于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另一句不太容易理解的经典名句。这句名句来自七律经典作品《黄鹤楼》。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的知名度无需我过多介绍,有人甚至称之为唐诗七律的巅峰之作。关于这首诗,诗词曾经出过一道题目:“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历历”是何意思?
答案选项为:A.清晰 B.零落 C.象声词
当时有位叫武亦姝的选手轻松答对了这个问题,但百人团中有39人答错。这首年年入选课本的诗作,居然有如此高的错误率,连主持人董卿都感到惊讶并皱眉。
“历历”这个词在古典文学中有多种含义。它可以表示逐一、清晰的意思,也可以表示零落的状态,甚至可以作为象声词使用。在明代文人谢榛的《四溟诗话》中,“历历”表示逐一之意;而在宋代文人司马光的《静斋》诗中,它则表示零落的意思;明代诗人高启的《鹤瓢》一诗中,“历历”则作为象声词出现。
回到这首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晴朗的天气下,诗人远眺黄鹤楼西、汉水北岸的树木,为了突出“晴”字,“历历”在这里表示清晰的意思。其实这种用法大家应该很熟悉,“历历在目”这个成语就是表示过去或远方的景物看得非常清楚,其中的“历历”同样是清晰的意思。除了这个字的意思,诗词上还考过这首诗中的“昔人”指的是谁等问题。如果我们不了解这首诗和相关典故,很容易误解。想要真正透彻地理解一首古诗词,我们需要对诗中的每个字都深入理解。虽然文学不像数学那样量化,但字有多义,深入了解每个字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深入研究,很容易产生误解甚至南辕北辙。最重要的是,古诗词作为语文课本的必学内容,也是考试中的常客。很多题目都会考到字眼的意思。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重视。对于古诗词中的字眼是否应该透彻理解这一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