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电影波澜壮阔的120年历程,阮玲玉主演的《神女》被誉为无声电影的巅峰之作。在即将到来的国际博物馆日,即5月18日晚,上海电影博物馆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4K修复版《神女》现场交响乐配乐特别献映”活动。这场活动将在上海影城SHO厅盛大上演,并特邀上海交响乐团进行现场伴奏。
此次放映活动不仅标志着4K修复版《神女》在上海的首次亮相,同时也是现场配乐演奏规模最大的一次尝试。为了完美呈现演出舞台,上海影城一号厅特意拆除了第一排座椅。上海电影博物馆副馆长王腾飞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尝试,为影迷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助力上海电影之城的建设。”
备受瞩目的《神女》相柏林电影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收获了热烈的反响。此次活动规格再度升级,并积极探索跨界合作的新模式。王腾飞介绍,现场配乐将由一支规模庞大的交响乐团与歌唱家共同呈现,同时结合先进的舞美和灯光编排,营造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他还透露,观众如果愿意,也可以穿着上世纪30年代的旗袍等服饰来参与活动。
活动当天,上海电影博物馆还策划了一系列与《神女》主题相关的展陈布置,满足观众的打卡需求。他们还推出了丰富的电影文创产品,包括复刻的阮玲玉旗袍等。票价分为188元、288元、388元三档,虽然高于普通电影票,但王腾飞表示,这是通过电影叠加其他艺术形式,尝试推出更高票价产品的探索。
此次活动不仅是上海电影博物馆纪念电影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还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王腾飞表示,如果试水成功,他们将坚持开发更多跨界类型的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分众观影的需求。
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此次活动的背后,是对电影遗产再价值化的探索。上海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葛燕萍珍藏的《阮玲玉》画刊见证了阮玲玉在上海虹口的工人家庭出生的事实。而《神女》这部电影从社会话题出发,展现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气息。导演吴永刚赋予默片极强的视觉表现力,让观众重新思考经典默片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打动人心。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一直想做一本关于阮玲玉在上海生活的地图。他考察过与阮玲玉生平相关的各个地点,发现上海的知名文旅打卡点与阮玲玉有着紧密的联系。石川认为,如何把深厚的物质和非物质电影文化遗产转化为当代的文旅和公共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上海电影博物馆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为实现电影遗产再价值化做出的探索。
当天除了放映活动外,上海电影博物馆还将举行以《神女》和电影遗产为主题的配套论坛作为纪念电影诞辰120周年的“光影世纪”系列论坛的开幕论坛。此次放映活动由上海市电影局指导,上影集团主办,并得到上海影城等单位的支持。这也是“芬芳姿影:看见银幕内外的她们”影展的一部分,将放映一系列女性主题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