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作为承载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时刻,既体现了文明的整体性,又蕴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独特烙印。各地的春节文化特色各异,具备自我延展的特性,孕育出丰富的文学、音乐等多种形式,并通过春节这一窗口不断展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历史性和传承性、时代性和创新交织在一起,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特色。对于城市而言,春节期间的年味散发和文化展拓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机遇,也是商业动能的高适配性“密码”。
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年味的独特理解。在文旅层面,共性与个性并存,特色化定位,差异化发展,才能打造更多被消费者接受、享受的年味。在地文化是年味特色化定位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差异化发展的最佳“武器”。城市需要深挖在地文化,以新形式呈现,才能提供独特的文旅体验。
青岛里第三届“逛街里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舞龙游鱼、烟花主题灯笼长廊、春联、花灯、剪纸等新春元素,以及取材于在地文化背景的“花神”主题巡游和街头艺人演出等形式,让消费者沉浸在独一无二的新春氛围中。通过引入多元要素,延伸差异化发展位面,满足更多的年味需求。
春节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文化产业的爆发期。节庆下的城市文旅发展和公共空间氛围营造,都应充分利用春节文化内涵,对其进行创新性表达和创造性转化。在深耕在地文化的基础上,让城市文化和春节文化破壁整合,体现更多的时代特征,赋予新春节庆旅游新的文化灵魂。
青岛的文学色彩为其文旅发展注入了浪漫底色。近年来,青岛市南历史城区加强文史征编工作,持续开展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研究,同时聚焦名人故居的活化更新,在文学上的研究实践和发展融合做了大量尝试。通过对文学IP的开发和传播,实现对在地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文旅主体产生经济效益影响。
春节假期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是对城市商业态势和经营的一场考验。情绪消费时代,任何商业运营都离不开高质量的文化内涵。在城市文旅产业层面,需要在商业试点中,提供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刺激消费者共鸣,满足精神诉求和情感欲望,打造节庆主题和城市特色融合的新消费场景。
青岛里“逛街里节”以在地文化为核心,创作了一台青岛特色“春晚”,并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让观众享受消费过程。设置多类型主题特色街区,满足多元人群不同维度的消费体验。随着青岛历史老城区商业价值的提升,以演艺为主的“在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商业试点已经形成,并将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档口迎来一波新的经济增长。
随着“春节”成功申遗,我们需要从多角度认识“年”的丰富内涵,找准在地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促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旅深度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