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七,不久前刚刚过了霜降节气,再过五天,便迎来了立冬。在农村,老人们常言:“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这是世代相传的经验之谈,在大山看来确实颇有道理。因为前几天大山已经将家中的柿子采摘完毕,这几天村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地准备摘大枣了。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在我们北方的农村,不仅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里流传着三句关于立冬的农村谚语,用以指导人们在立冬这一天该如何,以及冬天应该如何度过。今天大山就与大家分享这三句农谚,希望大家能更深入地了解立冬。
1. 立冬要补冬,莫让嘴巴空。
在古代农耕社会,进入冬天后农活基本结束,人们有了休息的时间。因此从立冬这一天开始,意味着繁忙的农活结束了,人们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但古人认为,仅仅休息还不够,必须在这一天做一些美味的食物来犒劳自己和家人,才算完美。于是有了“立冬补冬,补嘴空”的农谚。
虽然现在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再以种地为主,但冬天来临,气温下降,多吃一些肉类食品仍然是必要的。如果你在这一天想犒劳一下自己,不妨告诉妻子或丈夫做一顿丰盛的大餐。
2. 立冬不吃饺,冻耳无人管。
人有在大年三十吃饺子的传统,而在我们北方的农村,除了大年三十,立冬这个节气也要吃饺子。留下了“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俗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立冬不吃饺子,那么冬天耳朵受冻就要自担风险了。
其实这句话的来源与大年三十要吃饺子的原因相似。饺子又称为交子,代表着新旧交替的意思。古人十分,认为交子之时必须吃一顿大餐,否则就会违背天意,将来会受到惩罚。由于饺子与交子谐音,且味道美味,因此就有了在交子之时吃饺子的说法。同样地,立冬作为秋冬交替的时刻,也寓意着新旧交替,因此立冬吃饺子便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节日美食,在我们北方流传至今。
3. 冬季勤奋不懈,春季吃穿无忧。
这句话意味着,虽然立冬后农活基本结束,但也不能因此就闲下来。如果冬季过于懒散,那么来年的春季就会因为准备不足而面临吃穿困难的局面。
很多农村的朋友可能会说,现在的农村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大山深有同感,虽然不再像过去那样种大量的地,但一年365天里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劳作。在冬天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人们确实会想在屋子里多休息一会儿。但我们还是要承认,只要肯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让我们用“冬季双手不闲,春季吃穿不难”这句话来鼓励自己吧。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只要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关于立冬的这些谚语和习俗还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呢!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立冬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喜欢并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