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每年幼小升学季的到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成为家长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对于幼小衔接,家长们除了希望孩子能够尽早适应小学的节奏,更关心的是学习方面的知识准备。
在此之前,许多家长普遍认为让孩子学习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是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仅仅注重知识学习是否就是科学的幼小衔接呢?对此,许多家长产生了困惑和疑问。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成都五朵金花慧衔接成长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幼小科学衔接三3课程体系”创始人——付春燕老师。她将帮助家长们厘清科学幼小衔接的概念,并解答幼小衔接中应该做好哪些内容、什么是科学的幼小衔接以及家长如何测评孩子的幼小衔接内容等问题。
究竟什么是科学的幼小衔接呢?付老师首先指出,幼小衔接涉及生活习惯的改变、行为动作的养成等多个方面。做好幼小衔接,不仅能帮助孩子在身心上提前做好准备和适应,还能为孩子终身发展习惯与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也得到了广大父母和教育者的共识。为了推进科学幼小衔接,2021年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对科学幼小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列举了五大主要举措,包括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等。
虽然家长们普遍认为进行科学适当的幼小衔接有必要,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踩坑。对此,付老师列举了家长们在幼小衔接中容易忽略的几个重要方面。
很多家长将幼小衔接等同于提前学习知识,但实际上,除了知识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对上学的兴趣同样重要。付老师强调,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等。
许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只针对大班的孩子,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付老师指出,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包括习惯、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家长应该从孩子入园时就开始规划和准备。
为了评估孩子的幼小衔接是否做得对,付老师介绍了一份“幼小衔接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家长可以自评孩子的幼小衔接情况。评估内容包括习惯准备、身心准备和能力准备等方面,通过评分来反映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付老师还强调,家长可以通过这个测评表来发现孩子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规划和调整。针对家长们的疑惑和困惑,直播间也会进行解答。通过这些测评方式,家长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科学的幼小衔接需要家长们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准备。通过付老师的讲解和介绍,家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这份幼小衔接学生发展综合评价系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工具,让他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