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12日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周报(2024年第49周)》显示,在12月2日至8日期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病毒阳性率增长迅猛,占比达到惊人的10.8%,成为门急诊样病例中的首要病原体,无论在南北方都是如此。
随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感染科表示,从7日开始,患者数量有增长趋势,在所有呼吸道传染病中占比约为10%。目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中青年人群较多,尚未出现重症病例。关于如何防范及治疗的问题引发了广大市民的关注。下面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
一、关于病毒的详细解析:病毒是导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高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主要病原体。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再接触口鼻也可能被感染。病毒被简称为“”,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多数人的症状较轻在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也有可能导致部分人特别是高危人群出现重症甚至死亡。
二、与的不同之处:虽然轻症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病毒引起的全身症状更为显著。除了常见的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和咳嗽等症状外,还有高烧(体温快速上升,达到38.9—40℃)、疼痛(主要为头痛、咽痛和肌肉酸痛)以及明显的疲劳乏力感。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轻症,但也有可能引发部分人的重症风险。
三、关于治疗方面的问答:关于抗病物的使用,并非所有感染的患者都必须服用。在重症风险较高或症状较重的情况下早期使用较为适宜,且大部分抗病物是处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目前市面上可选的抗病物包括奥司他韦(颗粒和胶囊形式)、扎那米韦、帕拉米韦、阿比多尔和玛巴洛沙韦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抗病物并不能替代每年用于预防接种的。至于儿童使用奥司他韦,需要在医生评估后出现高热、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并结合病毒检测阳性结果才能使用。奥司他韦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若出现不适需前往医院评估并调整用。对于因病毒感染导致的咳嗽症状,大部分轻度咳嗽可以自愈,但若咳嗽频繁影响日常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物治疗。
四、如何有效预防病毒感染:预防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是接种。哪些人群需要接种呢?《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应接种。优先推荐的人群包括慢患者、养老机构及福利院等场所的脆弱人群和员工、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孕妇以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人员等。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可以在居住地附近的接种点预约接种,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预约。个人防护也是关键,包括勤洗手、掩口鼻、少、勤通风和增强免疫力等措施。
温馨提示:接种仍然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若出现持续高烧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