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氢能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氢能的预测,到2025年,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惊人的1万,并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产值持续攀升至5万。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探访了上海电气子公司——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的前沿动态、成本挑战以及下游拓展情况。
在氢器时代的研发与制造现场,我们见证了氢能产业的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包括技术研发、智能化制造、多功能测试平台以及绿氢制储用一体化示范项目等,这一切都为氢能制造带来高效、绿色、多功能的产研路径。
氢器时代总工程师吴亮强调,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创新为主导,与传统的生产力有着显著的不同。今年以来,氢能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年初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及“氢能”,将其视为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方向。而在不久前,《国能源法》也正式通过,将氢纳入能源管理体系,这些都为氢能产业的蓬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走进氢器时代的现代化车间,我们目睹了工业自动化高效的场景。机械臂在明亮的灯光下精准无误地运作,展现出现代工业的力量之美。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控制台前密切监控机械臂的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吴亮介绍到,过去很多工序需要人工完成,但现在通过机械臂的自动化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人为错误。这种转变使得体力劳动变为流程监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谈到氢能的应用,吴亮表示,氢能属于典型的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涉及新材料的研发、新结构、新设计,并作为一种全新的能源方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氢能在下游重碳行业中开始得到应用,如化工、水泥、交通、钢铁等。尽管目前主要是使用灰氢,但由于其高碳排放量,行业正在积极推广使用绿氢进行深度脱碳。由于成本问题,绿氢的替代率还不高,仍处于应用示范阶段。
在氢器时代的氢能研发中心,我们了解到这里是氢能各项技术系统研发、测试的主要平台。测试实验室内,机器设备正同步、高效地运作,对单电池性能进行细致测试。吴亮强调,多环节测试是确保产品一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从电解水制氢的基本原理测试到实际应用的连续运行测试,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
制氢也面临一些挑战。吴亮表示,技术成熟度是其中之一。成本高昂是氢气制备及销售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气态的氢稳定性不足,导致储存和运输成本都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正努力从制造环节压缩成本,并希望提供更多上的支持。
氢能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的支持,氢能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