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八爪鱼不可以吃什么水果

吃八爪鱼不可以吃什么水果

导语:人类似乎总是对某些事物带有偏见,从我们的饮食习惯中可见一斑。当我们品尝满桌的蔬菜水果,或是享受满汉全席时,毫无愧疚之感。当面对自家的宠物狗时,却很难产生食欲。如果告诉你,植物和动物一样,都是拥有智能的生物,你还会继续食用它们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食物的世界,一起探寻答案。

摄影镜头下的这些樱桃,它们知道自己被采摘的命运吗?

或许有些食物因其智慧而让人不忍下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聪明伶俐的海豚、黑猩猩、袋鼠或边境牧羊犬等动物,很多人可能会心生不忍。猪和章鱼也展现出了令人惊奇的智慧,它们好奇、善于社交,解谜能力也超强。

那么,植物界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是否应该因为它们的“愚蠢”而继续享受素食呢?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植物学家Daniel Chamovitz在其著作《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中提出了令人不安的观点:“植物对你的靠近、穿着的T恤颜色了如指掌。如果你漆了房子或移动了花盆,它们也一清二楚。”

如果植物真的拥有这样的感知能力,那么当我们采摘番茄、黄瓜等蔬菜时,它们是否也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这种想象不禁让人心生不安。

现代植物智能领域的奠基人,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植物学家Anthony Trewavas认为,植物具备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已知信息作出回应的能力。在面对铁锹等工具时,植物也能感知到威胁。尽管它们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但植物会通过改变生长形态来适应环境变化,比如阳光、水分、邻近的植物和捕食者等。

有证据表明,植物还会积极学习和形成长期记忆。澳大利亚生态学家Monica Gagliano的实验表明,含羞草在经历多次无害的震动后,会得出“坠落是无害的”这一结论,并停止做出紧张的反应。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看待身边的植物?它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菜园中走来走去,采摘蔬菜的情景?电影中《诺丁山》的一幕让我们思考:那些果蔬是否有感觉?它们是否也能感知被采摘的痛苦?

尽管植物拥有感应和响应环境的能力,但它们并没有大脑。不论植物是否具有智能,它们与人类是截然不同的生物。大多数人在享用水果和蔬菜时,并不会因为它们的“智慧”而感到不道德。

实际上,猪和幼儿的智力相当,如果能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教育,它们也能建立友谊、欣赏音乐、喜欢玩具,甚至学会打电子游戏。鸡也能进行复杂的交流并解决难题。

Michael Pollan在《杂食者的困境》中指出,不吃狗却吃猪的矛盾源于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心理机制。我们往往避免面对肉类加工的现实,将待屠宰的动物与餐盘上的食物区分开来。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对动物智力和情感的认知会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通过关注动物的智力和情感,我们可以激发对农场动物的同情心,更人道地对待牲畜,甚至加入素食者的行列。

尽管如此,97%的成年人仍然是肉食者。其中许多人面临着“道德心绞痛”:他们既爱动物,也享受美食。

(译者:Sky4)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在享受美食的更加尊重每一个生命。


吃八爪鱼不可以吃什么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