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孩子的叛逆行为,网络上给出的解析是: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在逐渐增强,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的监护,尤其是父母的。他们反对被当作小孩,并倾向于以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以表现自己的非凡。简单来说,家长越不喜欢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越有可能去做。他们对家长表现出不耐烦,不听从建议。
许多父母认为,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父母可能忽视了一点:孩子本身在不断地成长,而父母还停留在原地,所以孩子的变化在父母眼中可能被视为叛逆。
以下是孩子的三个叛逆期,家长们需要了解:
一、可怕的2岁
两岁的孩子的叛逆似乎是全球儿童的通病。儿科学会对这一阶段的总结包括: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喜欢挑衅、找茬,要求别人(父母)顺着他的想法,讲道理往往无法沟通。简单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油盐不进”的小恶魔,喜欢说“不”,开始不听父母的话,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和想法,并且容易哭闹或发脾气。
二、小学入学阶段
这个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阶段,孩子面对的环境和课程与幼儿园时期有很大不同。许多孩子可能在这个时期出现厌学的心理,自我意识发展进入高速阶段。这个时期也是父母开始给孩子的学习施加压力的阶段,因此孩子可能会故意惹父母生气。因为父母往往无法理解和接纳这个阶段的孩子,所以会对孩子更加严厉,孩子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叛逆。
三、中学时代的青春期
中学时代的叛逆是孩子最为经典的叛逆期。这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几乎完全形成,所见所闻已经足以支撑起自己的“小世界”,内心的想法也越来越多。孩子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或想法去了解世界,希望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思想在大人眼中可能被视为“天真”,家长总会干涉孩子的行动。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受到限制,会表现出一定的反抗行为;或是为了表达成长过程中缺失的某些诉求,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叛逆。
青春期的叛逆是最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为了理解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可以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这些需求会交叉出现并不会消失。但在某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起主导作用决定孩子的行为。当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青春期时孩子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并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然而家长往往忽视这些需求导致孩子叛逆行为的产生。家长应该关注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尽可能满足他们减少叛逆的程度将伤害最小化。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叛逆呢?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可能是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或是孩子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等。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为什么会叛逆?你了解过孩子叛逆的原因吗?欢迎下方留言交流探讨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