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荔湾区富力广场小区于4月6日发生一起引起公众关注的化学实验意外,据初步了解,该是一名15岁男孩在家中自行进行化学实验引发的并导致烧伤,目前男孩已脱离生命危险,眼睛和腹部伤势较重。
针对此次事件,杭州市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展开了一系列实验演示活动,旨在向公众普及居家实验中的潜在消防风险。以下是对几个实验的具体描述:
实验一:方糖与烟灰的剧烈燃烧现象
在实验现场,杭州高级中学化学组的赵文豪老师使用烟灰(含有碳酸盐)催化方糖燃烧,模拟了硝酸钾与糖的反应。当方糖与烟灰混合后遇到明火,会产生猛烈的燃烧反应。赵老师解释说,糖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燃烧的,但如果沾上烟灰,在特定条件下便会燃烧起来。这是因为烟灰中的重金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糖的氧化还原反应。
消防员现场提醒,类似原理的化学实验在短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虽然看起来很有趣,但如果操作不当(如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或使用过量的材料),可能会引发火灾。
实验二:金属镁燃烧及灭火误区
史雯俊老师展示了金属镁燃烧的实验。她指出,化学实验可能会使用到金属镁、金属钠等活泼金属,这些金属在燃烧时会产生火焰甚至。学生常因不了解化学知识而错误地用水去灭火,这反而会使火焰更加旺盛。金属镁在燃烧时会产生耀眼的白光和白烟,这是因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当金属镁燃烧后,如果浇上大量水,反而会因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而导致火势加剧。史老师强调,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沙土来隔绝空气以灭火。
实验三:粉尘爆燃实验的警示
面粉、淀粉等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会瞬间爆燃。史雯俊老师进行了模拟实验,在一个密闭空间里点燃火源,并通过管子将空间里的面粉吹飞起来。当面粉接触到火源时,立刻在半空中燃烧起来。史老师提醒说,一旦空气中的面粉粉尘达到一定浓度形成气溶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为了直观地展示这一隐患,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消防部门联合进行了粉尘实验。这一系列实验直观展现了化学反应的火险隐患,提醒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操作。
实验人员进一步强调说,家中常见的实验物品如食盐(氯化钠)、鸡精(谷氨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等都含有化学成分。学生在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极易发生意外。学生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操作化学实验材料,尤其是金属钠、钾等活泼金属以及硫酸、氢氧化钠等强酸强碱。学生还需注意在实验过程中避免重金属污染环境和正确处置紧急情况以降低伤害。
杭州高级中学化学教研组赵文豪老师表示会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入课程设计之中以引导学生安全探索和实践并重。同时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也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实验活动的监管并及时排查家中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风险以防万一不慎造成危险发生责任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可能的伤害和责任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