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学四年级的寒假里,我开始了一段跟随祖父学习珠算的难忘经历。尽管之前在学校的数学课上学过珠算,但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加减法,并未涉及乘除。
祖父那看似年代久远的算盘,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但每一颗珠子都被擦拭得锃亮,拨动起来灵活自如,与学校里老师使用的教具截然不同。
学习的第一天,祖父耐心地教我认识算盘的结构和计数方式。他详细解释了算盘上的珠子如何表示数字,并示范了如何从左到右拨出1到9。
我按照他的指导进行练习,随后祖父拿出一本写满口诀的小册子。我得知需要掌握从二归到九归的口诀,这些包括了日常所需的乘除法。
二归是最初学习的内容,相对简单。我很快掌握了要领,每当熟练地完成一项任务,祖父便会奖励我一块稀有的冰糖。在那个年代,糖是稀缺物品,水果糖也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几块,冰糖更是罕见。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掌握了四归和七归的打法。尽管四归的口诀“四七归,淌眼泪”让我略感挑战,但经过多次练习,我还是成功掌握了。正当我热衷于学习之际,寒假即将结束,开学在即,我的珠算学习也不得不暂时中断。
几年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算盘的地位。我们跟随老师学习五笔输入法的口诀,而WPS系统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从windows到搜狗输入,再到现在的触摸屏技术,连小学生都能轻松玩转一台电脑。
至于那本珠算口诀和算盘,祖父后来赠送给了我。然而在09年家中旧房翻新后,我再也找不到它们的踪影。或许它们在箱子的一角已落满尘埃,又或许在拆迁过程中不慎遗失。
近年来,随着全动意识的增强,小区附近的运动器械现了几个特大型的算盘,我想这应该是为了老年人锻炼大脑和手指灵活性而设置的。每当我路过都会忍不住上前一番,从1数到9,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