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方有味

别解方有味

在主办谜会时,我时常挂出谜面征集答案。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是,有时猜谜者给出的答案与我的原底截然不同,但仔细品味,却发现他们的答案与谜面文字出奇地吻合。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破谜智慧,于是我欣然奉上奖品,并分享我的原谜底,邀请他们不吝赐教。

我记得在一次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灯谜大家猜”活动中,我出了一个“独字谜”,谜面是“克”。一位猜谜者给出的答案是“老底子”,这个答案比我原本的答案“老来子”更加贴切。他巧妙地利用“克”字的构造,将上半部分的“古”解释为“老”,下半部分的“儿”解释为“子”,这种解读令人叹服。

在灯谜的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猜谜现象叫做“列中”,即一个谜面可以猜出多个答案,且每个答案都能成立。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很多独字谜面往往可以引发这种有趣的猜谜现象。比如以“困”字为谜面,可以猜出《独木关》或《查头关》两个答案;以“泊”字为谜面,可以猜出“白开水”或“依云水”两个饮料名称。这种猜谜方式不仅增加了互动性,也让我们在猜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在大型谜赛或谜家聚会时,“列中”之谜更是屡见不鲜。每位猜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切入点,他们的答案展示了不同的智慧与创意。比如有一次,我为吴门老年大学的灯谜学习班出了一题,谜面是“开始骗人”,原底是“起哄”。一位老先生猜出的“启蒙”也同样精妙。他将“蒙”解释为“蒙骗”,“启”解释为开始,这个答案同样贴切且富有创意。

“列中”的猜谜方式不仅增加了出题者与猜谜者之间的交流,也让我们在猜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我们尊重他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从善如流,虚怀若谷。每个答案都是猜谜者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江更生)


别解方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