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月还是天狗食日

天狗食月还是天狗食日

以下是关于山海经中的神兽天狗的一些传说故事:

天狗,也常被称为犬神,初次露面是在《山海经西山经》里,它的外形像野猫,头部则是纯白色的。参考《辞源》的记载,它的头上还有宽阔的白纹。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敲锣打鼓,驱赶天狗以拯救月亮”的习俗,同时也有用敲锣打鼓来吓阻野兽和发出警示的历史。

关于天狗月亮的传说,天狗一口就能将月亮吞掉,导致天地一片黑暗。这其实是对天文现象“月食”的古老称呼。古代人们也将日食现象形象地称为“天狗吃太阳”。

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后羿为了为民除害射下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为表彰他的功绩,赠送了一剂灵。不料,嫦娥偷偷服下此,独自。后羿的猎犬黑耳看到这一幕,便吠叫着扑进屋内,将剩余的灵舔食。嫦娥听到黑耳的,匆忙闯进月亮里。这时,黑耳的毛发竖立,身体不断变大,最终将嫦娥连同月亮一起吞下。玉帝和王母娘娘得知后,将黑狗捕获。由于它曾是后羿的猎犬,王母娘娘便将其封为天狗,守护南天门。

还有一个张仙射天狗的故事,天狗曾阻挡天上的星宿下凡投胎,张仙出现并成功驱走了天狗。这使人们能够顺利得到孩子,因此张仙也被誉为送子之神。

关于天狗的形象,各地传说中并不统一,常见的有三种:

1. 后羿的猎犬:在《西山经》中记载,天狗外形像狸猫,头部为白色,如同猫鸣,据说它能助人化凶为吉。

2. 目连之母的形象:目连的母亲因生性,被玉帝打入地狱后变成恶狗。由于她生前害怕敲锣打鼓的声音,民间便通过敲击大鼓来吓唬她,使她吐出太阳和月亮。

3. 彗星或流星的象征:在郭璞的《山海经》注解中,天狗被描绘为古代彗星或流星陨落的景象。古人认为天空中的流星是不祥之兆,因此天狗也成为凶星的别称。


天狗食月还是天狗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