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经天真地以为从九零后开始,我们之间的代沟会逐渐消失,大家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潮人。身为九零后的作者使用了“曾经”这个词,似乎暗示着一种微妙的转变。现在看起来,年代之间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明显,特别是在日常的文字聊天中。不同于九零后熟悉的火星文,零零后的表达方式似乎更倾向于缩写和混写。下面是一份作者整理出来的零零后黑话小词典,如果有不全的地方,欢迎各位读者补充。
DBQ:即“对不起”的意思。
BHS:这是“不嗨森”和“嗨森”的混合简写,意思是“不开心”。
ZQSG:表示“真情实感”。
XSWL:意为“笑死我了”。
CQY:意为“处Q友”,九零后称之为加QQ好友。
CDX:简单直白地表示“处对象”,可以看作是“出Q友”的进阶操作。
NSS:需要注意与MDZZ区别开来,意为“秒赞”。
MZ:不同于MDZZ,代表“秒赞”的意思。
NBCS:表示“Nobody cares”,即没人关心。
养火花:源于QQ好友互动标识,作者曾经养出过友谊的巨轮。
扩列:扩充好友列表。
看完这本小字典,作者有了些许想法与大家分享:网络聊天的首要原则是简洁,这一准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通用的。比如,在英语交流中,R U OK就是Are you OK?的简化版。零零后比前辈们更早接触打字聊天这种形式,由于年龄小、接触的词汇有限,他们对拼音简写的理解更加直接,因此用这种方式交流毫无压力。互联网的江湖中,每个年代都有独特的语言特征,简单的交流几句几乎就能辨别出年代。我们不必过于焦虑地试图规范这种非标准的行为,理解和真诚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