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门间隙的设定:进气门为0.4mm,排气门为0.6mm。调整步骤如下:
1. 通过盘车操作,确保第一缸处于最高点火位置。
2. 调整第1、2、4缸的进气门。松开进气门的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栓,插入厚度为0.4mm的塞尺于气门桥和调整螺钉之间。
3. 调整螺钉旋转以设定间隙,调整到规定的(0.40.06)mm范围内后,使用定扭矩扳手以(455)Nm的力度拧紧锁紧螺母。
4. 松开EVB支架的锁紧螺母。
5. 通过旋转EVB支架的调整螺钉,使其紧紧压在小上,直至达到完全压紧状态(注意避免过度压开气门)。
6. 在排气门的调整螺钉和气门桥之间插入厚度为0.6mm的塞尺,调整排气门间隙并锁紧螺钉。确保排气门间隙调整到(0.60.06)mm,然后拧紧调整螺母,扭矩为(455)Nm。
注意事项:
制动间隙的调整:将塞尺插入排气门桥与排气摇臂小活之间,调整推杆侧的调整螺栓,使制动间隙保持为2.05mm。排气门间隙的调整:需要将塞尺插入排气门桥与垫块之间,调整排气门间隙至3mm。
进气和排气门头部直接在燃烧室内,而排气门的整个头部更是处于高排气通道中。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气门会因受热而膨胀伸长。由于气门传动组的零件都是刚性的,如果在冷态时没有预留气门间隙,受热膨胀的气门可能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从而产生漏气现象。这可能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燃油消耗增加、发动机过热甚至无法启动。在发动机的冷态装配过程中,必须在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之间预留一定的气门间隙。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气门间隙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因此气门机构配备了气门间隙调整装置,以便对气门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图一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