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恰逢惊蛰,谈及鸣虫之文玩,令人不禁想起与这些生灵息息相关的养虫器物。在这春雨霏霏的日子里,不妨一同探讨那鸣虫之容器的千姿百态。
说到鸣虫的容器,人们自然想到那韵味无穷的葫芦。鸣虫葫芦乃是由天然葫芦科植物果实精心制作而成。自古以来,葫芦便是人们心中成仙得道的吉祥象征,备受尊崇。葫芦形态各异,其内部空间大,能令虫鸣产生回音,兼具保温保湿之功能。而且其质地轻巧坚固,携带方便,经艺匠们的巧手雕琢,已成为高端艺术品,甚至被誉为国宝。
经过历代玩好者和艺人的不断创新,葫芦的加工制作方法愈发多样,种类也日益繁多。本长、勒脖、范制火绘、砑花等多种工艺并存,葫芦的造型更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挑选葫芦时,需兼顾实用与观赏两重价值。对于普通玩家而言,实用性能尤为重要;而对于热爱葫芦的艺术收藏家来说,观赏价值则是重点考虑的因素。所谓“实用”,首先要根据所养的鸣虫种类选择合适的葫芦。比如葫芦,专为养蝈蝈而设计,其粗细长短与蝈蝈的体型相匹配,而且其特有的筒式构造能使蝈蝈的鸣声产生共鸣,优化音质。挑选葫芦时还需注重其耐用性。古人提出的“紫、润、坚、厚”的挑选原则中,“坚”与“厚”便是强调其耐用性。同时也要注意,虽然未熟的葫芦晒干后可能较厚,但质地不够坚固。
葫芦虫具颇为娇贵,需精心保养收藏。若保养得当,其审美价值将随时间增长而不断提升。葫芦质地,干燥后易脆,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芦,纤维质老化,更易破损。在使用与存放时均需格外小心。如若想了解更多关于葫芦与鸣虫的知识,欢迎联系服务号:yunxiushan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