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期举办的独角兽创新发展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关于我国独角兽企业最新发展的惊人数据。从2016年至2023年,我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从原先的131家增长至今日的375家,八年间增长近两倍。在这些企业中,新晋独角兽企业的数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超级独角兽企业每年的数量则维持在大约十家。
我国独角兽企业的总估值也在这几年间不断攀升,从近五千亿美元增长至超过一万两千亿美元。这一飞跃性的进展在《独角兽企业发展追踪报告》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报告指出,从2016年至2023年,独角兽企业所处的赛道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最初的22个扩展到了39个。与此这些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从单纯的模式创新转变为以技术创新为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集成电路赛道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的领域。人工智能领域也在AI智能解决方案、机器视觉、类脑科技和生成式AI等细分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独角兽企业。前沿科技独角兽企业的占比更是持续提高,从2016年的百分之三十五增长到了今年的百分之六十六以上。这表明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独角兽企业的专利总量也在持续增长,专利数量从数千件增加到了数万件。这些企业还在积极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报告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现象:我国的独角兽企业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高集聚、广分布”的特征。从2016年至2023年,出现过独角兽企业的省份累计达到二十二个,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独角兽企业数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独角兽企业分布的城市也从十六个增加到了五十六个,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显著,已经成为我国独角兽企业的重要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