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晚疫病是一种广泛发生于番茄栽培过程中的病害,也被称为番茄疫病或腐烂病。这种病具有传播迅速、根治困难的特点,一旦发生,往往会给番茄种植带来严重的损失,减产幅度可达50%以上,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收。
番茄晚疫病能够侵害番茄的叶片、茎杆和果实。叶片上,病症通常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恶化,整个叶片可能会腐烂。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还会长出白色的霉状物。茎杆发病时,初呈水浸状,逐渐转变为暗褐色或黑褐色的状,病茎,严重时甚至不易折断,导致发病部位以上的部分萎蔫。
果实受害时,表面会出现不明显的油浸状斑点,逐渐扩展为深褐色的病斑。这些病果硬实,不会软腐。这种病害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疾病,在番茄种植区域广泛存在。在相对湿度大于91%、温度介于18-22度的条件下,病菌易于生长。特别是在气温达到25度、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病菌只需3到4天即可完成侵染,并在田间迅速蔓延。
为了防治番茄晚疫病,首先要控制湿度。在定植番茄时,可以加盖地膜并使用滴灌设施进行浇水。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加强田间通风,以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预防晚疫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在番茄晚疫病初期,推荐使用的剂有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使用剂量为每亩40-60克。30%氟吡菌胺氰霜唑悬浮剂也是一个选择,使用剂量也是每亩30-60克。47%烯酰唑嘧菌胺悬浮剂也是一个有效的防治剂,使用剂量为每亩40-60毫升。这些剂应兑水30公斤后进行均匀喷雾。为了获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建议交替使用这些剂,并定期进行防治。
请注意,以上防治方法仅供参考,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