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些维修人员在接到维修请求时,往往会直接建议“加氟”。这其中除了真正需要加氟的情况外,也不乏因为加氟价格较高,维修人员能轻松赚取几百元利润的考虑。更糟糕的是,还存在虚构故障、随意定价、小病大修、冒充正规维修人员等乱象,甚至有些维修人员会在欺骗不成时故意机器。在所有这些乱象中,“加氟”的问题尤为突出。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对于空调故障情况并不了解,只能依赖维修人员的判断和建议。在空调制冷剂添加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维修和收费标准,导致胡乱“加氟”、任意收费成为空调维修行业的潜规则。
根据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得虚列、夸大、维修项目和内容,不得隐瞒因维修服务导致的用户产品损毁事实,不得虚报故障部件或故意替换正常部件,也不得冒用家电生产者的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对于情节严重者,将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为了谋取利润,一些维修人员却无视这些规定,胡乱“加氟”、无病也修、小病大修等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
空调“加氟”乱象凸显了监管的不足,因此亟需加强监管、完善相关措施。有关部门应当广泛征求意见,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让空调制造企业、维修人员及消费者都明确知道维修项目、收费标准及处罚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遏制空调维修市场的乱维修、乱收费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也必须依规,规范操作,提高责任心和职业道德。那些置法规与职业操守于不顾、唯利是图的行为,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和市场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