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奇怪的发现起源于数年前,当时印度空间研究的探测器观测到月球表面存在水冰。直到最近,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团队才在数据中发现月球生锈的明显迹象。这种锈是铁氧化物赤铁矿,其形成通常需要氧气和水。
据报告,这个现象的领头研究员李帅表示:“这确实令人困惑。月球的环境并不适合赤铁矿的形成。” 铁生锈需要一个氧化剂,但月球表面有大量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带来的氢,这是一种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作用完全相反。
研究团队推测,月球上的微量氧气可能源于地球大气层的飘散,随着地球延伸磁场磁尾长达23.9万英里(约合38.5万公里)来到月球。或许磁尾也能解释为何来自太阳风的氢并未阻止铁锈的形成:当月球在轨道的某些部分经过磁尾时,会暂时受到,为铁锈的形成提供了一个短暂的窗口期。
研究团队还提出一个假设,即月球表面散布的小片水冰在受到快速移动的太空尘埃颗粒的撞击时被活化,与土壤中的铁混合并产生月球锈迹。尽管这一模型可能适用于解释小行星等其他上的赤铁矿成因,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对于未来研究和可能的月球殖民来说,了解月球表面的各种复杂情况至关重要。月球殖民计划已在2024年启动,航空航天局的“阿耳忒弥斯”探测器任务将以此展开深入探索。(编译/胡溦)附加资料图片:月球表面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