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衣带水”源自《南史陈纪下》中的记载,隋文帝杨坚曾对仆射高熲表示:“我作为百姓的父母,怎能因为只隔一条如衣带般狭窄的水域,而不去拯救他们呢?”这句话深情地描绘出者对百姓的关怀和决心。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相国杨坚了年幼的周静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隋朝。隋朝在北面虎视眈眈,而南方的陈国则以长江为界。陈后主并不担忧,因为他深信长江天堑的易守难攻,认为隋军无法越过。隋文帝杨坚下定决心要灭掉陈国。他表示:“我不能因为一条如衣带般狭窄的长江,而忽视南方的百姓。”他的决心最终导致了陈国的,结束了南北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的再次统一。
后来,“一衣带水”这一表达逐渐从形容实际的窄水域扩大到了描述两地间的距离。尽管两国之间可能隔着广袤的海洋,但如果距离相近,就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就可以形容两国之间的距离之近。
虽然和日本隔海相望,这种距离可以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与之间的海洋过于辽阔,就不能再以此形容。同样,与澳大利亚之间虽然海域辽阔,但由于并未完全被海洋阻隔,也不适用“一衣带水”。而与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等之间,由于距离适中且没有第三方的阻隔,也可以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一衣带水”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描述,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交流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