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来,古人对于“吉利”的追求从未停歇。不仅在喜庆的场合,就连盖房、装修、制作家具等日常生活琐事,都渗透着这种追求。
古人对于家具的讲究,不仅仅是外观和实用性,更在于其蕴含的美好寓意和吉祥数字。比如俗语所说的“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桌不离九”。
来说“凳不离三”。在制作凳子时,木匠们特别注重其稳固性,因此凳子的数量不能是散乱的。数字“三”在《易经》中属于离卦,对应五德中的“礼”。在制作凳子时,长度必须是数字三,如二尺三、三尺三等。
说到“门不离五”。门作为家庭的门面,是招财挡灾的重要媒介。在传统文化中,“五”寓意美好,如“五福临门”、“五子登科”等。从《易经》角度看,“五”属于巽卦,方位东南。盖房子时,人们喜欢坐北朝南,认为这样容易招财。
再来,“床不离七”。这个数字蕴谐音梗,“七”谐音妻子的“妻”。床是夫妻二人共同使用的家具,因此必须稳固。《易经》中,“七”属于艮卦,代表山,象征妻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还有“床不离半”的说法,双人床的长度必须是四尺二寸半,这是为了讨个彩头。
“桌不离九”。九谐音酒,招待客人时桌上必须有酒。吃饭用的桌子必须是长方形,长度离不开九,如三尺一寸九分、四尺八寸九分等。从《易经》角度看,九代表阳,是吉祥的数字。
除了这些讲究外,古代家具的制作还蕴许多浪漫和美好的寓意。这些寓意体现在锅碗瓢盆、床桌柜椅等日常用品中,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家具的浪漫故事和寓意等待我们去发掘。比如衣柜、橱柜、屏风等家具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和讲究。这些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古代人在制作家具时不仅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更在于其蕴含的美好寓意和吉祥数字。这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恰恰是最平淡、最普通的,也是最具有人情味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更多家具的浪漫故事和寓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