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柰通常在七月底八月初成熟上市,而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推出的新品种“晚黄金”油柰,成熟时间比普通油柰晚约一个月,此时正是市场需求的旺季。
油柰,又称柰李、青布林、桃形李,属于蔷薇科李属的一种水果。其果实大而饱满,单果重量可达80-120克,最大的甚至能达到惊人的240克。其独特的果形像桃而质地如李,果肩宽广,果顶微尖并向缝合线倾斜,因此也被称为“歪嘴李”。油柰的果皮呈黄绿色,带有银灰色的斑点,果肉淡且厚实,可食用率高达96.7%。其肉质脆嫩、口感甘甜、品质卓越。
油柰的栽培历史悠久,尤其在福建省古田县西洋乡和杉洋乡等地,已有长达250多年的种植经验。据《古田县志》记载:“柰果形状似林檎而更大,尤其是县东的西洋乡所产的柰果味道极佳。”古田县凭借优越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成为油柰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油柰已经不仅限于福建地区,还引种至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
如今,古田县的油柰栽培面积接近4万亩,年产量超过2万吨,产值高达1.2,已成为该县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推动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古田县还致力于打造“古田油柰”等区域公共品牌。
由于油柰鲜果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因此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至关重要。冷藏加气调贮藏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和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7%-8%,氧气1%-3%),可以有效地延长油柰的保鲜期。小包装气调冷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油柰装入聚乙烯薄膜小袋中,密封后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可以保存2-3个月。
在运输过程中,为了确保油柰的品质和口感,需要避免高温和机械挤压。适时且无损伤的采收是确保油柰贮藏寿命的关键措施。
除了直接鲜食外,油柰还可以进行多种加工。例如,可以制成李干,其外表油亮、呈棕褐色、内部肉橙,口感极佳;还可以加工成蜜柰李片、糖水奈李片罐头以及各种蜜饯产品。这款水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富有营养价值,是消费者喜爱的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