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一种无定形的文字之美——
文章标题:《面相之下的奥秘——谈人之“挂相”》
生活中的“挂相”,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从字典来看,“挂相”一词,读音为guxing,描绘的是与他人相似的相貌,或者是行为与表情流露出的情绪。北京的人们在谈话间常以“挂相”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从他们的外貌中便可一二。
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将其视为唯心的观点而予以排斥。近代的颅相学研究却发现,人的性格特点确实可以通过面部显现。例如,一些特定的面部表情或肌肉特征可能源自于后天的经历,比如经历生死瞬间的眼神,或者是频繁锻炼形成的肌肉线条。而屠夫因为长年杀猪砍肉,脸上自然形成的横是一种典型的例子。
对于识人之道,自古便有诸多研究。《相法》中的相面之术常常能准确洞察人心。而在现代科学的电场感应、气味学等领域,似乎也隐隐与“挂相”之说有所契合。
我在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接触了数不清的人。有时不自觉地会对他人进行面相的观察。的确,从中可以窥见一些人的性格特点。友善的人常常面善可亲;活泼开朗的人脸上总挂着天真的笑容;善良的人往往慈眉善目,给人一种善解人意的感觉。也有人善于伪装,他们的内心可能远比外表复杂得多。所以古人才会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说法。毕竟真正能够识透人心实属不易。虽然面部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或情绪状态但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它来评价或判断一个人因为人是会变的。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经历以及自我修养等等。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面相来判断一个人。正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描绘的那样面貌丑陋的人也可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真正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更何况人是会变的。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和理解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地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写于凌晨4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