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夜的通话,妈妈的轻声请求
那个宁静的夜晚,时针指向了11点。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妈妈的声音轻柔地传来,仿佛害怕打扰我,又似乎担心我会不耐烦。
“儿子,睡了吗?妈妈想和你商量个事。”
我心中涌起一股担忧,这么晚打来,肯定有什么事情。
“妈,什么事?您说。”
她沉默了几秒,终于开口:“家里需要买种子,还缺五千块钱……你能不能借妈妈一点?”那个“借”字,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
2. 记忆中的妈妈,从不言“借”
回忆中的画面浮现,小时候的我理直气壮地向妈妈要求:“妈,给我钱买冰棍!”中学时期,我大声喊着:“妈,学校要交补习费两百!”大学时,我坦然开口:“妈,我谈恋爱了,生活费不够!”
她从未拒绝过我,总是第一时间满足我,甚至有时还会多给我一些。然而如今,她年岁已高,却为了五千块钱,小心翼翼地向我提出“借”。
3. 我让她重拾“理直气壮”的勇气
我深吸一口气,回想起过去的点滴:“妈,您还记得我小时候是怎么跟您要钱的吗?”电话那头愣了一下,随后传来笑声:“怎么不记得,你小时候要钱可理直气壮了。”
“是啊,”我的声音有些颤抖,“那时候我什么也没给您,却敢于理直气壮地要钱。您养育我长大,给我买房买车,帮我成家立业,现在您需要钱了,怎么能不理直气壮地跟我要呢?”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下来。
“妈,我们是母子,怎么能用‘借’这个字呢?这钱我不会借给您。”我的声音充满坚定。“我会直接给您。”
4. 母亲终于学会了“理直气壮”地接受
第二天,我转了一万到她的账户。中午,妈妈发来语音,声音轻快:“儿子,钱收到了!我和你爸买了种子,还买了你最爱吃的酸菜馅饺子!”
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有说过“借”。她会像小时候我依赖她那样,坦然地接受我的帮助。“儿子,家里化肥不够用了,你给我转点钱吧。”她终于学会了理直气壮地享受儿子的回报。
5. 父母在,人生尚有依靠
现在,我每个月都会主动给父母一笔钱。他们不再扭捏不安,而是像其他父母那样,理直气壮地接受儿子的关心与帮助。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知道,他们终于明白了——我的钱,就是他们的钱。这份亲情和孝道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义务和回报。父母在,人生尚有依靠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