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年,大多数智能手机仅有16GB的内存,这导致许多用户不得不购买大容量外置储存卡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新推出的4G、5G手机起步自带64GB存储空间,甚至有的手机型号高达128GB或256GB。令人困惑的是,许多用户发现即使拥有大内存手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手机仍然会出现卡顿现象,即使清理了内存空间也无法完全解决。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如今市场上的主流应用,如微信、QQ、微博、抖音、搜狗输入法等,都是几百兆起步的内存。而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热门的手游如王者荣耀、刺激战场等下载就需要占用大量的储存空间。一部拥有128GB存储空间的智能手机,在下载并安装这些常用软件及更新后,其内存占用已经接近四分之一。手机系统本身也需要占据至少20GB的内存空间,而图片、视频等本地文件也需要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实际上可用的存储空间并不充裕。
过去,应用开发商为了应对手机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会努力精简应用大小,将记录文件同步到云端。但随着手机存储空间的不断扩大,应用开发商开始放宽对内存大小的限制,更多地使用本地存储。以微信为例,这个应用在后台管理时可能会占用高达20GB甚至更多的存储空间。尽管微信占据了大量内存空间,但由于其设计上的缺陷——不进行聊天信息漫游云端储存,用户在更换设备登录时无法在新设备上找到之前的聊天记录。当用户需要更换手机或同步过去的聊天记录时,转移这20GB的内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微信官方团队对此心知肚明,但无论用户如何反馈,官方似乎并不打算改变这一现状。甚至有一条关于“记忆在手机里不断被继承”的微博,因为用户批评过多而被微信官方删除。
有些人认为,只要清空缓存或卸载重装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许多手机自带的清理软件通常只能治标不治本,需要用户定期清理。而对于包含图片和视频的聊天记录等占用空间最大的部分,用户往往不敢轻易删除或卸载应用。因为微信已成为许多人日常沟通和工作事务处理的重要工具,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仍需查找过去的聊天记录和文件。一些网友甚至抱怨说,如果删除了聊天记录,朋友之间在微信上的交易记录也可能因此丢失,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