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盛开时,蟹香四溢。大闸蟹肥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品尝蟹肉盛宴的季节。螃蟹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营养的宝库。它的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其中包括十余种游离氨基酸,有利于的消化吸收。螃蟹的维生素A含量也相当高,每百克蟹肉中维生素A的含量达到389微克。
这种美味的水产不仅营养丰富,更含有多种矿物质,尤其是铜和硒的含量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分别含有2.97毫克和56.72微克的铜和硒。
尽管螃蟹有着如此高的营养价值,但关于吃蟹的知识却众说纷纭。很多人疑惑,螃蟹必须吃活的吗?蟹的哪些部位不能吃?公蟹和母蟹哪个更好?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些谜团。
关于螃蟹是否必须吃活的,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螃蟹都需要吃活的。对于一些海水蟹,如梭子蟹,在捕捞后如果迅速进行速冻和保鲜,不必一定要吃活的。但在沿海地区购买活的海蟹,如果不能及时食用,应迅速冷冻保存。
在享用螃蟹时,需要注意蟹的某些部位不可食用,例如蟹腮是螃蟹的呼吸系统,蟹胃因为很脏也不可食用。蟹心位于螃蟹的一块黑色膜衣下,因为螃蟹性极寒,所以也不宜食用。
至于公蟹和母蟹哪个更好,这要根据蟹的种类和季节来判断。对于、青蟹和梭子蟹来说,母蟹的最佳食用时间是九月份,此时蟹黄满肉厚;而十月份则是公蟹的最佳食用时间,此时的公蟹膏足肉坚。
在品尝美味的大闸蟹之前,正确的清洗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用小苏打水泡大闸蟹,用刷子清洁其表面,然后放入淡盐水中让其吐出胃里的脏东西,再仔细清洗其背、腹、嘴、两侧和脚。最后打开腹盖,挤出并清洗内部的物和内脏。
大闸蟹的保存也很简单,只需将捆绑好的大闸蟹放在冰箱保鲜室中,温度控制在3-6摄氏度,并盖上拧干的毛巾即可。注意避免将大闸蟹放在水中养殖,否则会因为缺氧而死亡。
关于大闸蟹名称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捕蟹者在港湾间设置竹闸,利用灯火螃蟹爬上竹闸捕捉,因此得名闸蟹。而个头较大的则被称为大闸蟹。又因其产自阳澄湖,故名阳澄湖大闸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