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烽火我知道了

卢沟桥烽火我知道了

金世宗完颜雍站在宫殿高台上,眼前永定河水波涛汹涌,犹如一条的巨龙在肆虐。他目光坚定,誓言要在永定河上建造一座永恒之桥。这位被誉为“小尧舜”的皇帝,在公元1189年颁下圣旨,卢沟桥的传奇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一、石桥的诞生

工匠们在永定河畔昼夜不停地劳作,采石声、声与河水的咆哮声交织成一首壮丽的乐章。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一座拥有十一孔联拱结构的石桥横跨。桥面铺着厚重的花岗岩,两侧281根望柱上,雕刻着485只形态各异的石狮。这些石狮仿佛有了生命,有的在嬉戏,有的发出怒吼,栩栩如生。正如元好问所诗:“卢沟石桥天下雄,连接京师之交通”。马可波罗在游记中也赞叹不已:“此乃世界上最美的桥梁!”

二、狮魂觉醒的夜

1937年7月7日夜晚,月光如水洒在卢沟桥上。吉星文军士正借着月光打磨大刀,突然听闻宛平城外有异动。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城,遭拒后竟炮轰宛平城。当第一发炮弹落在桥面时,那只蹲在望柱上的母狮仿佛被唤醒,它怀中的幼狮化作一道青光冲向夜空。吉星文挥动大刀冲向敌阵,士兵们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的钢铁洪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艺人桥头,弹奏《义勇军进行曲》,琴声与石狮的低吼交织在一起。次日清晨,人们发现桥头石狮的眼中仿佛渗出泪水。

三 烽火中的永定桥

卢沟桥的炮声唤醒了沉睡的东方雄狮。北平城的学生连夜印制传单,上海码头工人抗议,画家徐悲鸿挥毫泼墨,《醒狮图》上的雄狮与卢沟桥的石狮相互呼应。在四行仓库坚守的八百壮士、在台儿庄冲锋陷阵的战士们,都将卢沟桥当作抗战的精神象征。田汉的诗中曾呐喊:“卢沟桥上月如霜,壮士横刀立晓风。”这座石桥见证了八年的风雨与抗战历程。

四 狮魄永恒不灭

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卢沟桥上的石狮在战后竟奇迹般恢复。细心观察的人们发现,每只石狮都似乎在讲述着一段故事。母狮爪下的幼狮如今呈扑击状,桥东第三只狮子的左耳仍缺一角,见证了它曾为一位小战士挡下的瞬间。如今永定河水静静流淌,卢沟桥上的石狮依然保持着那份守护的姿态。月圆之夜,守桥人总能听到石爪摩擦花岗岩的声响,仿佛485只石狮在守护这片土地。这座桥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和的魂魄。“石狮不语最堪思”,桥头碑亭上的题刻诉说着一切:“卢沟晓月映肝胆,石狮怒吼震乾坤。”


卢沟桥烽火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