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世界都爱手机贴膜
自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以来,手机贴膜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当时,铝制机身和首次亮相的大猩猩玻璃都让业界。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无论厂商如何宣传其屏幕玻璃的坚硬程度,用户们都习惯性地为自己的新手机套上保护膜。
这种情怀并不仅限于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发现贴膜能够保护手机屏幕。根据国内3C数码配件厂商卡斐乐CAFELE的统计,深圳每天有大量的手机壳和手机膜发往全球,包括日韩、东南亚和欧美。
手机膜行业也因其庞大的市场需求而蓬展。手机膜本身的制造门槛不高,生产厂家以深圳为中心辐射全球。除了传统的塑料膜和钢化膜,还有近年来兴起的曲面钢化膜、水凝膜等。价格也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材质和功能也各不相同。除了基本的防护功能外,还有防爆、护眼、防、磨砂、防指纹等多种附加功能。
除了手机膜,这几年手机屏幕的保护玻璃材质也在不断升级,最知名的就是康宁公司的大猩猩玻璃。从第一代iPhone开始,康宁大猩猩玻璃就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今年7月23日,康宁发布了大猩猩玻璃第七代——Victus。据康宁称,Victus同时提升了玻璃的抗跌落和耐刮性,能从高达两米的高度跌落至坚硬粗糙的表面并保持完好。
尽管大猩猩玻璃在抗摔性和耐刮性方面表现出色,但手机贴膜的现象并未因此消失。除了保护屏幕外,手机膜还有助于恢复手机出厂时的手感。手机膜还有防蓝光、防等附加功能,也有各自的使用场景。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热衷于给手机贴膜呢?除了保护手机屏幕外,贴膜还代表了人们对手机的珍视和仪式感。新手机换不起,可以换膜换壳呀!只需要几十元就能让手机焕然一新,带来不同的手感和视觉体验。这种带着惊喜的仪式感只有真正热爱手机的人才能理解。
用户在购买手机膜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不要盲目相信高价产品,而是更关注开孔精度和贴合性。也要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附加功能,因为这些附加功能一般会有副作用。例如,磨砂膜会降低屏幕清晰度,抗蓝光膜会让屏幕看起来有颜色偏差,防则会降低屏幕亮度和可视角度。
手机贴膜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不仅是为了保护手机屏幕,更是为了带来不同的手感和视觉体验,以及一种热爱手机的仪式感。今天你给你的手机贴膜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