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南省三亚市第九小学,为了让学生在天涯地角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底蕴中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学校深度融入海洋主题元素,打造一系列海洋主题的研学课程。教育家陈鹤琴强调当地民情民俗和自然景物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九小正是以此为指引,构筑起多元立体的育人环境。
学校开发的海洋主题系列课程,旨在依托三亚丰富的地理资源,链接学生的兴趣和问题,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线,促进学生多种学习的连接与生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行天涯,知海角”、“我和珊瑚有个约会”、“镜头里的三亚落日”以及“有趣的沙创”等。这些课程不仅融合了科学、语文、美术等多个学科,还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探究学习。
在“行天涯,知海角”课程中,学生们通过步行丈量天涯,探索天涯名石,聆听天涯诗会等活动,深入了解天涯海角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大地,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和珊瑚有个约会”课程则聚焦海底的“热带雨林”——珊瑚。学校联合南海珊瑚研究所和海洋热带学院珊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融合的学习场所。学生们在这里探索珊瑚的生长、繁殖和凋亡过程,了解珊瑚礁与人类的关系,深刻感受到保护珊瑚礁的责任和义务。
“镜头里的三亚落日”课程融合了绘画、诗歌、信息和写作等元素,为学生创造与海洋亲密接触的学习机会。学生们通过拍摄落日,记录三亚落日的迷人神韵,感受海洋与落日的美妙意境。
而在“有趣的沙创”课程中,学生们在沙滩上展开创意沙滩、创意沙画等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细沙从指间流过的乐趣,体验形式各样的沙雕创作喜悦。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作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
这些海洋主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整合了地域性文化资源,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了学校与自然、自然与人文、学校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等多方面的融合。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也更加珍惜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九小的海洋主题课程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在这里,学生们用脚步丈量天涯,用心感受海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无限可能。他们的学习之旅,是一场与海洋的亲密接触,是一场感受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的探险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