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看到了全国最新的商圈排名,其中有几点出乎我的意料:
重庆商圈的发展竟然不敌成都。尽管在成都举办的《商圈商业力指数榜单》发布会上,成都上榜商圈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但重庆的商圈发展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在许多川渝人的眼中,重庆商圈的发展理应超过成都,然而实际上重庆上榜商圈数量在全国排名第六,仅比成都少两个商圈。对此,我认为需要辩证看待。
重庆商圈为何不如成都?这与其地形有关。重庆多组团发展的地形导致商圈分散,消费力无法集中。每年的消费额都被分散到各个商圈中。相比之下,重庆缺乏像成都春熙路商圈那样集中大量大牌商店的商圈,单个商圈的商业力自然被削弱。重庆作为首批获批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城市之一,其商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那么,重庆商圈的消费是否会超过成都呢?我们拭目以待。
另一个让我意外的是重庆的商业格局——南强北弱的局面仍未打破。在榜单中,重庆商圈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格局:以江陵江为界,北面的观音桥商圈和金州商圈仅有两个,而南面的碑、大坪、杨家坪、沙坪坝等四个商圈则较为发达。这种格局的形成与重庆北区新区多、人口少、人口密度低有关,使得规模化消费难以形成,容易被传统商圈吸引。那么,南强商圈究竟强在哪里呢?碑商圈坐拥旅游经济红利和历史文化底蕴,始终是其他商圈的赶超目标;大坪商圈作为新兴势力一直在扩容;杨家坪商圈拥有单体商业冠军万象城;沙坪坝商圈虽然曾被认为落寞,但其人口密度和客流量仍具有优势,未来可能迎来新生。北面的观音桥商圈和金州商圈也有其独特之处。观音桥商圈是国际消费中心首选区,而金州商圈则有光环购物公园坐镇。这些商圈各有特色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也面临共同挑战。
最后让我意外的是,在重庆传统商圈中,南坪和大渡口商圈并未上榜。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已被挤出“五朵金花”之列?这两个商圈的确面临着落寞的困境。大渡口商圈在重钢搬迁后影响力下滑,新商业也未能及时崛起。南坪商圈虽然宜居但发展不够理想。希望在未来重庆商圈的发展中,这些商圈能够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我对重庆商圈的发展充满信心。毕竟重庆的千万资产人群比成都多拆迁扩容的商圈也多文旅夜经济发展好社零总额三年来增速也在全国领先。这些因素为重庆商圈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未来重庆一定会越来越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