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可燃冰的气体来源于哪里

生成可燃冰的气体来源于哪里

地球深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同时也是重大自然灾害如和火山产生的根源。地球深部的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安全息息相关。由于地球深部的极端环境,我们对它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认知程度远不及太空和深海。

联合国在“国际行星地球年”中将地球深部视为地球科学的最后前沿,探索深地科学理论和技术,揭示地球深部的奥秘,是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存空间问题的关键。

最近,我国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的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试采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新的世界纪录。

那么,什么是可燃冰呢?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在一定的低温高压环境下,甲烷气体分子会被水的分子笼住,形成类似冰的固态结晶物质。由于它遇火即可燃烧,因此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的资源分布广泛,存在于海域和陆域的特定环境中。其资源潜力巨大,全球可燃冰的有机碳含量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它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分解后释放的能源比传统燃料高得多,而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也较小。

可燃冰的开采是一项世界性难题。由于其特殊形成条件,直接开采会导致甲烷气体的损失。科学家们尝试了各种开采方法,包括加热法、减压法和二氧化碳-甲烷置换法。我国科技人员在可燃冰勘探与开发技术方面深入钻研,在试采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尽管我国在可燃冰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成功实施了陆域冻土带及海域可燃冰试采。在神狐海域的试采中,我国运用减压法取得了显著的产气量,解决了许多技术问题,并成为全球首个采用水平井钻采技术试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这些成就展示了我国在可燃冰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领先地位。


生成可燃冰的气体来源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