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习俗解读:艾草的门道你了解吗?
每日生活打卡,分享我的端午节习俗知识,记录我们的文化传承时刻。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街上的粽叶香和龙舟鼓点让人心驰神往。除了我们熟知的吃粽子、赛龙舟之外,艾草这一独特的端午元素也有着丰富的讲究和寓意。它是端午的“门神”,正确地悬挂艾草能够带来福气,否则可能会让人笑话。
关于挂艾草的来历,民间故事丰富多样,精彩绝伦。据传在唐朝黄巢时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黄巢为了区分敌我,便让人们在家门口挂艾草作为“护身符”。这一习俗流传至今,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五月正是“毒月”,蚊虫猖獗,艾草的辛香味能够驱虫辟邪。古书《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五月五日挂艾草,能禳毒气。”艾草成为了端午节的“吉祥物”。
挂艾草并非随意薅一把往门上一插那么简单。根据传统习俗,“艾草挂”的原则需要我们注意。单数才吉利。老祖宗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阳气足才能镇住邪祟。蔫巴的艾草不如不挂。端午节挂艾草图的是新鲜劲儿,香气越浓效果越好。艾草得倒着挂!根部朝上寓意“福到(倒)家”,还能让香气慢慢往下飘。这些讲究背后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挂艾草的数量和状态需要注意之外,挂艾草的位置也有讲究。大门两侧是黄金位置,既能守护家宅,又能迎接福气;窗户边上来一束能防止蚊虫进屋;厨房门楣上挂几根连油烟味都能盖住三分。讲究的人家还会用红绳捆艾草再配上几根菖蒲仿佛给大门戴上一串驱邪项链增添节日氛围。但注意不要挂在卧室里否则浓烈的味道可能会影响睡眠。
现在到了2025年虽然年轻人可能觉得这些讲究太玄乎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生活的趣味和祖辈的智慧。一把艾草既是祈福的仪式感也是对抗酷暑蚊虫的天然武器。在这个端午假期连休三天的特殊时刻回家陪爸妈一起挂艾草包粽子比刷手机更有意义。最后考考你:你们那儿挂艾草还有哪些特别的规矩?是不是有人因为挂反了还在纳闷“为啥我家福气总迟到”?这些传统习俗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