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投诉”是网倾力打造的消费者线上投诉平台,特设“消费曝光台”专栏,致力于帮助消费者洞察消费陷阱,促进消费环境改善,提升消费市场服务质量。
近日,一则关于“女子购买空调花费2万余元,找第三方维修却未能修复”的新闻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盛夏时节,家电维修需求急剧上升,有关空调、冰箱等家电的投诉也随之增多。通过网“投诉”平台梳理发现,涉及家电维修服务的投诉数量居高不下。
主要问题聚焦于五个方面:一是“李鬼”套路泛滥,消费者往往在搜索引擎上找到的非官方品牌维修服务;二是维修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相同问题可能得到不同的诊断;三是存在小“病”大修、无“病”乱修现象,收费情况不透明;四是配件质量堪忧,二手零部件冒充新部件的情况时有发生;五是收费标准混乱,甚至故意损坏机器以获取更修费用。
消费者张先生通过“投诉”反映,他在信息服务平台搜索到的空调维修服务并未能解决问题,且维修方失联。这仅仅是众多消费者遭遇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家电维修行业因信息不对称、缺乏统一收费标准等因素,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据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售后服务在各类消费者投诉中占比高达34.6%,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数量最多。
针对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投诉”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进行维修,如通过品牌厂商服务报修,不轻信网上未经官方认证的信息。要求服务人员出示信息,并仔细核对。消费者还需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及时索要维修服务凭证和收费,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
在“投诉”平台上,许多家电维修相关投诉已得到妥善解决。例如,有网友投诉电视频道无法搜索、扫地机器人故障等,都得到了相关机构的及时回复和处理。如果您也遇到类似的消费权益侵害,欢迎通过“投诉”平台反映。提供消费服务的企业或机构也被鼓励入驻该平台,回应消费者关切,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本期编辑:曹淼)
(责任编辑:高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