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表达志,歌传达言,声随永韵。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诗歌如同其中一朵璀璨耀眼的浪花。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自然孕育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唐诗则是这个国度的文化高峰。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李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杜甫对其赞誉有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也评价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魅力。
李白的诗歌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他将超凡的想象力、流转自然的清新飘逸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融合交织,谱写出了一曲曲雄奇豪放的诗歌。
在李白众多的诗篇中,《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背景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诗人李白从山东南下到达宣城。在宣城,李白遇见了监察御史李云,即他的族叔。两人同登谢朓楼,一边饮酒观景,一边纵论诗文,随即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诗作开篇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烦忧。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对人生不称意的无奈。
诗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想要排遣愁绪却反而加重负担的矛盾心理。而“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内心的无奈。
这首诗以对比强烈的长句开篇,如波澜壮阔的黄河激起波澜,表现了诗人内心郁积已久的苦闷。随后,诗人放飞自我,进入梦幻般的世界。最后又回归现实,以一种新的姿态面对生活。
这首诗自然与豪放的语言风格相得益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情瞬息万变,波澜起伏。诗作也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如黄河般壮丽汹涌,给人带来美的体验和享受。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黄安的这首歌曲灵感源于李白的这首诗。歌曲将人们带入原汁原味的诗歌中,流动着语言美和韵律美。李白的这首诗如同黄河般流动着惊艳时光长河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