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电量状况对许多人来说是关键问题,伴随着手机充电的需求,市场上涌现出众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如无线充电、快速充电以及大容量充电宝等。我们该如何正确地给手机充电呢?这是否有一定的“姿势”或方法呢?
关于手机充电,一直流传着一些说法,比如手机电量耗尽后再充电,每次都要充满以维护电池寿命,而随时充电会影响电池寿命。这些观念其实已经过时了。
过去广泛使用的充电电池,例如镍镉电池,由于其具有记忆效应,所以需遵循特定的充电方式。但现在智能手机普遍采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其记忆效应已经大大减弱。不充满就拔下来也不会对电池产生太大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寿命与充电周期相关,也就是说,每次电量使用到100%便完成一个充电循环。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电池寿命自然会减少。
那么,正确的充电方式是怎样的呢?关于先插手机还是先插充电器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插充电器,再连接手机。这是因为居民用电的电压为220V,而手机充电器的电压通常在5V以内。在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会将高压电流通过变压器转换为低压直流再输送给手机。如果先插手机再接通电源,可能会产生浪涌电压,对手机造成损害。
当充电完成后,应该先拔下手机再拔充电器。这是因为拔下充电器时产生的瞬时反向电流可能会加速电池老化。
至于充电宝,很多人都会随身携带以应对手机电量不足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充电宝同样受到充电周期的影响。购买充电宝时也要注意,市面上许多声称20000毫安的充电宝,实际能提供的有效电量可能会低于这个数值。购买时,应关注说明书中的额定容量,这是实验室测试得出的最小可放电容量。
至于如何正确充电,其实不必过于担忧混用充电器导致电池短路。现代的充电器内部通常带有智能芯片,能够识别手机所需的电流电压并进行调整。虽然有人担心边玩边充会影响电池寿命,但实际上真正影响电池的是充放电导致的温度升高。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给手机充电。不要为手机购买过厚的保护壳,因为这可能阻碍手机的散热。
